編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決勝之年,瀋陽民政以“振興新突破”為號角,將為民初心化作切實行動,從養老服務體系構築的溫暖保障,到殯葬改革傳遞的人文關懷;從婚俗新風點亮的幸福時刻,到社會救助托舉的民生底線……每一處民生細節都鐫刻著民政人的擔當。
瀋陽市民政局、瀋陽市福利彩票中心聯合國際在線遼寧頻道推出“2025瀋陽民政進行時”系列報道,全景展現瀋陽民政系統在保障民生、服務群眾過程中的創新舉措與階段性成果。本期,我們介紹瀋陽民政社會事務領域創新決勝成果。
“愛在瀋陽 情定方城”國風集體婚禮活動 供圖 瀋陽市民政局
瀋陽市打造多個戶外結婚登記頒證點,舉辦多場集體頒證儀式;精準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全市共發放補貼資金8575.38萬元;啟動救助管理專項行動……
今年上半年,瀋陽市在社會事務領域持續發力,在婚姻登記服務改革、殘疾人福利保障以及救助管理服務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效,以紮實有力的舉措為民生保障事業呈上了一份精彩紛呈的亮麗答卷。
婚姻登記服務改革成效顯著 營造“喜事新辦”良好氛圍
上半年,瀋陽市民政局全力推動新修訂的《婚姻登記條例》落實,針對5月20日、5月21日結婚登記高峰,全市14個婚姻登記處提前部署,通過多種渠道發佈預約信息,引導群眾網上或電話預約。在頒證區域營造喜慶氛圍,啟動應急預案,增設窗口、增派人員,提供延時服務,確保當天所有符合條件的準新人全部完成登記。兩天共辦理結婚登記3000余對。
市府恒隆康萊德酒店結婚登記戶外頒證點舉辦頒證儀式 供圖 瀋陽市民政局
2025年,瀋陽市積極推進婚俗改革載體創新,打造市府恒隆康萊德酒店結婚登記戶外頒證點(全國最高結婚登記頒證點)和渾南區樾檀山社區結婚登記點(集結婚登記、補領婚姻登記證功能于一體)。上半年,瀋陽市舉辦多場集體頒證儀式、婚育知識宣講及婚前輔導活動,營造了“喜事新辦”的良好氛圍。
殘疾人福利保障精準有力 全國精康試點項目啟動
瀋陽市精準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做好申請受理審批、“主動提醒”、發放數據核查比對等工作。上半年,全市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資金8575.38萬元,其中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3544.6萬元、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5030.78萬元。
沈康家園和平區服務中心舉行生活技能恢復訓練活動 攝影 張琪
全國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試點于5月正式啟動,打造“1中心+5站點+1基地”服務網絡,組建134人服務團隊,引入社會力量捐贈愛心物資400份,目前已順利通過民政部中期評估。
沈康家園和平區服務中心心理諮詢師(左)對服務對象進行心理疏導 攝影 張琪
救助管理服務質效不斷提升 擴大救助服務網絡
瀋陽市啟動“四季護航、愛暖瀋陽”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專項行動。會同相關部門在勞務市場面向務工不著人員開展關愛活動,宣傳救助政策;研究流浪乞討人員就業轉介工作,在救助管理站宣傳就業信息獲取渠道。依託福彩銷售點建設“暖陽避風港”臨時救助引導點26個,配備救助物資,對福彩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呼籲社會公眾主動參與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
上半年,瀋陽市將重點點位攝像頭信號接入市區兩級救助管理站,截至目前,可通過CIM平臺的281個重點點位攝像頭對全市13個區、縣(市)進行視頻巡查,實現流浪乞討人員主動發現、及時救助。
婚姻登記服務提質增效 推廣“瀋陽喜事”婚姻服務品牌
下半年,瀋陽市將大力推廣“瀋陽喜事”婚姻服務品牌。為迎接七夕等結婚登記高峰日,各地區將舉辦集體頒證儀式和集體婚禮,積極倡導“簡約不簡單、浪漫不浪費”的婚俗理念,引導新人樹立正確的婚姻觀。
針對推進婚姻家庭輔導服務方面,下半年瀋陽市計劃年底前在全市範圍內舉辦不少於50場的“新婚課堂”“婚姻家庭輔導進社區”等活動,為新婚夫婦提供全方位的婚姻指導。此外,還將通過技能大賽和業務培訓提升婚姻登記員的專業素養和服務水準,確保婚姻登記工作高效、有序進行。
全面加強救助管理工作 構建全方位救助體系
為進一步提升救助管理工作水準,瀋陽市將深入推進“四季護航、 愛暖瀋陽”專項救助行動,通過“線上+線下”同頻發力,加大街面巡查力度,堅決杜絕衝擊社會道德底線事件發生。依託瀋陽市區域性救助管理中心培訓基地舉辦救助管理業務培訓班,推動全市救助管理工作能力整體提升。
瀋陽市民政局與瀋陽師範大學建立合作關係,在瀋陽市救助管理站成立社會工作專業大學生實訓基地,建立市級救助管理工作專家庫,發揮專家學者的智力支持與交流指導作用。
瀋陽市救助管理站幫助走失老人找到家人 供圖 瀋陽市民政局
加強殘疾人福利保障 提升殘疾人生活品質
在殘疾人福利保障方面,瀋陽市將繼續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確保補貼資金按時足額發放,並利用數據化手段常態開展數據核查比對和“政策找人”工作,提高補貼發放的精準度。加快推進全國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試點項目,確保年底前高品質完成全年工作目標。
社會事務工作關係萬千市民福祉,2025年,瀋陽市在婚俗改革、殘疾人保障、完善救助體系等方面創新改革,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未來,瀋陽市將持續提質服務,讓民生底色更暖,幸福質感更厚。(文 張琪)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