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雲南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雲南自貿區
昆明石林:點石成果 點果成金
2022-07-06 09:58:27來源:昆明日報編輯:張科責編:李金秋

  原標題:“點石成果點果成金”

  小暑將至,石林縣西街口鎮新木凹村的農戶們顧不上似火驕陽,正在地裏忙著給人參果整枝打杈。再過一個月,首批人參果就要上市了,最近的工作將決定人參果的品質,農戶們絲毫不敢馬虎。去年9月25日,石林人參果科技小院經中國農技協批准正式成立。自那天起,石林人參果産業有了專家團,石林人參果也在朝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農産品更優質、科技含量更高的方向前進。

  15億大産業面臨發展瓶頸

  隨著“嘀嘀”的喇叭聲響起,一輛科普大篷車緩緩駛入西遊人參果專業種植合作社的院子裏。從車上下來幾名工作人員,動作麻利地將科普教具擺成一排。聽到喇叭聲,農戶們自覺地停下手上的工作,等待著專家來到田間地頭手把手地教授先進的管養技術。

  “咱們種植的是脫毒苗,是精心培育出的成果,咱們在修剪的過程中也要重視消毒工作,避免病毒侵入。”來自雲南農業大學的果樹學講師洪明偉是這次的顧問。洪明偉帶著自己的學生,一邊做實驗、一邊教技術,把論文寫在了大地上。

  多年來,石林依靠喀斯特地貌區中零散的“土窩”種植傳統農作物,不僅收成難以保證,還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加劇喀斯特地貌區石漠化。1996年4月,西街口鎮老木凹村農戶趙光華引進種下第一株人參果苗,被載入《石林年鑒》。種植戶發現,與其他農作物相比,人參果成活率高、耐旱性強、病蟲防治管理容易、挂果多,非常適合在石漠化土壤中種植。

  經過20多年的發展,石林全縣人參果種植面積達15.6萬畝,産量25.1萬噸,産值近15億元。西遊人參果專業種植合作社是石林縣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一家人參果種植企業。合作社理事長張玉光帶領108戶農戶在11600畝人參果生産基地中揮灑汗水、增收致富。合作社還組織除社員外的1876戶農戶種植人參果56280畝,總産量達8442萬公斤,幫助農戶銷售人參果6765萬公斤,培訓指導農戶13689人次。合作社一直重點培育綠色、高品質的品種,但苦於沒有科技支持,發展陷入瓶頸。

  科技小院助力農業提質增效

  去年10月11日,石林人參果科技小院正式在西遊人參果專業種植合作社授牌運行。科技小院專家團充分聽取群眾代表、有關部門和西街口鎮的意見、建議,共同研究草擬科技小院三年行動計劃。去年11月26日,雲南農業大學派駐3名研究生蹲點開展工作,人參果種植朝著更加專業、科技含量更高的方向前進。

  發展現代農業,關鍵要讓農民掌握科學種養本領。雲南農業大學派駐研究生蹲點一線,了解人參果育苗、管護、移栽等實際問題,採取入村培訓、田間學校等方式,與人參果産業協會、種植專業合作社農技員、果農一道積極開展田間技術指導、試驗示範、技術攻關,集成綠色增産方案,再進行大面積生産驗證和應用推廣。推動“政産學研用”緊密結合,積極服務和助力鄉村振興。

  在石林縣科學技術協會主席韓梅穎看來,石林人參果科技小院是解決生産難題的一線陣地,是覆蓋生産全過程的“保姆式”服務,是推廣新技術、新品種的實踐基地,更是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培育新型農民的“星星之火”。

  “一個院落、幾間農房。小院雖小,背靠的是充滿希望的田野,孕育的是廣袤鄉村美好的未來。”韓梅穎介紹,石林人參果科技小院自成立以來,堅持産業培育發展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大力培養本土人才。未來還將不斷推動高校專家和研究生服務鄉村,構建“政産學研用”緊密結合新機制,在促進農業高質高效、打造宜居宜業鄉村、富裕富足農民,建設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和現代特色農業基地中發揮積極作用。(昆明日報記者 任翊翔 張雪榮報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