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雲南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雲南自貿區
台灣“大V”邱毅教授雲南尋寶
2022-07-20 09:56:44來源:雲南日報編輯:張科責編:李金秋

  原標題:台灣“大V”雲南尋寶

  古樸素雅的白族扎染、精美別致的鶴慶銀器、寫實傳神的劍川木雕……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邱毅走進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昆明市,開啟了一場獨特的文化“尋寶”之旅。

  這是邱毅的第四次雲南之旅。在這場名為2022雲臺文化尋寶暨台灣“大V”雲南尋寶的活動中,邱毅和來自兩岸各地的學者、媒體記者、企業代表一起尋寶,共同踐行兩岸一家親理念,傳承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找尋海峽兩岸及雲臺兩地的文化聯結。活動期間,他們先後參觀了沙溪古鎮、喜洲古鎮、下關沱茶廠、雲南省博物館等地,了解雲南非物質文化遺産以及雲南青銅文化、茶文化,感受民族文化的豐富和多彩。在邱毅看來,雲南遍地是寶,這些寶也是開展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他感慨:“每一次來雲南都能感受到雲南的發展變化,但不變的是美麗的景、善良淳樸的人。”

  結合此前對雲南的認知和此行的經歷,邱毅認為,雲南民族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包容。“中華傳統文化重‘和合’。喜洲古鎮裏的嚴家大院既有白族傳統建築風格,也有小洋樓元素。”邱毅説,這就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雲南民族文化是包容的,是在相互借鑒中不斷發展壯大的。

  他認為,隨著兩岸文化交流越來越密切,在以高規格搭建論壇平臺對話機制的同時,還應讓地方層面參與交流更具象化。雲南多元的民族文化為交流的具象化提供了更多可能。

  “青年人在兩岸交流中意義重要。如果以木雕文化、扎染文化、茶文化等載體打造相應的文化圈,推出主題文化交流夏令營,那就能以更接地氣的方式推動兩岸青年互學互鑒,讓更多台灣青年感受到雲南的好山好水好人情。”邱毅動情地説。(雲南日報記者 韓成圓 何嶸 李文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