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雲南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雲南自貿區
雲南全力做好水旱災害防禦工作
2023-06-26 10:09:24來源:雲南日報編輯:張科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我省全力做好水旱災害防禦工作

  6月25日,記者從雲南省水旱災害防禦工作新聞發佈會上獲悉,今年以來,我省旱情汛情疊加,水旱災害防禦形勢嚴峻而複雜。全省各級水利部門積極踐行“兩個堅持,三個轉變”防災減災救災理念,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省防指和水利部工作部署要求,全力以赴做好今年水旱災害防禦各項工作。

  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近年來,我省極端天氣事件多發頻發廣發,水旱災害的突發性、異常性、不確定性更為突出。水旱災害的防禦工作不僅關係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還關係到經濟安全、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態安全。

  今年以來,我省樹牢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堅決守住水旱災害防禦底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全省各級水利部門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放在第一位,錨定人員不傷亡、水庫不垮壩、重要堤防不決口、重要基礎設施不受衝擊“四不”目標和確保城鄉供水安全目標,“預”字當先、“實”字托底,未雨綢繆、主動作為,全力以赴做好今年水旱災害防禦各項工作。

  針對今年雲南遭遇1961年以來平均強度最強、乾旱日數最多、範圍最廣的嚴重氣象乾旱,我省突出民生保供水,有效化解了乾旱重大風險。全省上下立足抗大旱、抗長旱、防大災,各司其職、共同發力,保抗旱供水、保人飲安全、保農業穩産,累計解決175.5萬人、64萬頭大牲畜因旱飲水困難,完成抗旱澆灌面積311.7萬畝,全省城鎮供水、農村飲水得到有效保障,未發生大範圍農業乾旱。

  針對旱澇急轉的情況,我省汛前準備充分,不斷夯實防汛基礎。強化謀劃部署,嚴格落實各項防汛抗旱責任制度,認真執行防汛減災25條硬措施,全省7237座水庫、1146段重要堤防、760座有防洪任務的重點水閘、1911座小水電站防汛“三個責任人”全部上崗履職,把責任層層落實到監測預警、防洪調度、巡查值守、搶險救援、轉移避險等各個環節。強化水利建設,做好工程基礎準備,已完成水毀工程項目修復291處、度汛壩體填築水庫工程15件。1月至5月,全省水利完成投資353.4億元,排名全國第二位。與此同時,強化關口前移,做好“四預”措施準備;強化風險隱患排查,紮實做好問題整改;強化綜合保障,做好隊伍物資準備。

  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入汛以來,我省已經歷5輪全省性降雨過程,全省各級各部門多措並舉、綜合施策,堅決打好今年防汛減災硬仗。4輪強降雨過程中,有5個州市、18個縣市區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各地共發佈預警908次,組織幹部下沉一線3.6萬人次、轉移群眾1.6萬人次,未發生較大以上人員傷亡和較大以上財産損失,有力有效應對了入汛以來的強降雨過程。(記者 王淑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