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雲南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雲南自貿區
雲南將紡織服裝産業作為承接産業轉移的重點領域加以培育和發展
2023-09-01 09:59:07來源:雲南日報編輯:張科責編:周利宏

  原標題:雲南將紡織服裝産業作為承接産業轉移的重點領域加以培育和發展——“國際驛站”助力輕紡工業“轉身”

  近年來,雲南省將紡織服裝産業作為承接産業轉移的重點領域加以培育和發展,隨著山東、廣東、浙江、福建等地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入滇落戶,以德宏、保山、紅河為中心的沿邊地區初步形成紡織服裝産業集聚發展的態勢。“國際驛站”成為雲南在承接本輪紡織服裝産業轉移大潮中的一張“名片”。

  加快建設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進程中,雲南正逐步成為參與全球化分工合作、出口導向型經濟産業拓展市場的重要腹地。

  從産業邏輯出發佈局

  “高品質開放合作平臺、全方位交流合作機制在加快構建,疊加區域合作、沿邊開發開放等政策,雲南將成為國內市場與南亞東南亞國際市場間的戰略紐帶,迎來承接和發展紡織産業的更大機遇。”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副院長郭宏鈞説。

  2010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發佈《關於推進紡織産業轉移的指導意見》,近年來,紡織産業國內轉移方面總體進展比較平穩,部分重點省份和地區承接産業轉移成效比較顯著。東部沿海地區紡織工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特別是地緣靠近、勞動力資源豐富、要素成本較低的周邊省份地區承接轉移的優勢相對明顯。

  地處內陸、距離紡織服裝産業發達地區較遠的雲南,如何在新一輪的産業轉移中抓住機遇?

  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列為“全國紡織産業轉移試點園區”的開遠市綠色紡織科技産業園交出了答卷。“熱電聯産”模式探索初見成效後,開遠市抓住熱、電、汽3個主要工業生産要素,繼續推動雲南能投紅河發電廠由火力發電企業向利用熱電汽進行循環産業發展轉型。這一背景下,雲南首家印染紡織企業——新東旭集團開遠如佑紡織印染有限公司應運而生。

  雲南能投紅河發電廠旁,開遠市綠色紡織科技産業園運行有序,開遠如佑公司年産能4.2萬噸的一期項目已投入調試運營,從“一根絲”到“一匹布”,作業生産一片繁忙。

  “項目總體建成達産後將具備年産10萬噸針織、2萬噸機織高檔面料的生産能力,達産後年消耗蒸汽74萬噸,每小時需蒸汽130噸。”開遠如佑公司生産部經理王芹介紹,雲南能投紅河發電有限公司的2台30萬千瓦火力發電機組為項目達産提供蒸汽保障,“蒸汽作為火力發電的附屬産品,在紡織工序中的成本低於天然氣等,綠色循環的整合發展模式讓企業享受到成本紅利,對整個産業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雲南堅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內在統一把握髮展、衡量發展、推動發展,依託已有資源、深入研究産業邏輯,將紡織服裝産業作為承接産業轉移的重點領域加以培育和發展。

  2022年,全省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共58戶,實現産值54.16億元、營業收入59.5億元,帶動就業1.25萬人。雲南保山産業園、德宏州沿邊産業園區、開遠綠色紡織科技産業園區、廣南縣滇南鞋服産業基地、昭通鎮雄呢嚕坪産業園等紡織鞋服專業園區加快建設步伐,紡織産業聚集發展已現雛形,承接紡織服裝産業轉移取得良好開局。

  在優勢中釋放潛力

  我國擁有全球最完整的紡織産業體系,是世界最大的紡織工業生産國、出口國和消費國,紡織纖維加工量佔全球50%以上,化纖産量佔全球70%以上,出口占全球份額三分之一左右。雲南對紡織服務産業實現“虹吸”,承接東部産業轉移的重要基地和面向東南亞、南亞的重要出口加工基地這一角色定位是關鍵。

  “目前雲南省紡織産業總體規模不大,但也有自身明顯的特色和優勢,未來發展潛力很大。”郭宏鈞表示,隨著“東桑西移”帶動的“東絲西移”,雲南已經成為我國主要的繭絲綢産業基地之一,而且品質在全國處於一流水準,開放合作的優勢持續凸顯,以邊(跨)境經濟合作區為依託,承接服裝加工業發展很快。同時,雲南還是我國的旅遊大省,自然、文化、民族等各類旅遊資源豐富,擁有多樣化的民族服飾文化和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産。

  實現紡織服裝産業的“由小到大”,對內進行産業整合,對外塑造區位優勢,雲南在發展紡織服裝産業的道路上探索形成更為協調的發展思路。

  依託瑞麗面向西南開放重要門戶位置,充分運用生産資料、周邊要素成本及東南亞消費市場的多重優勢,背靠14億人口的國內市場,面向20億人口的南亞、東南亞市場,為原材料進口、銷售出口在國際市場“兩頭在外”的産業提供發展平臺,瑞麗沿邊産業園環山工業園片區引進了雅戈爾(瑞麗)服裝有限公司入駐。6棟3層高的現代化標準廠房拔地而起,建築總面積17萬平方米的雅戈爾(瑞麗)服裝産業園達到滿負荷生産後,年産值將達20億元,開啟雲南紡織服裝産業的新篇章。

  避免同質化競爭,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以芒市、瑞麗、隴川、盈江、梁河5個工業園區為核心,打造差異化佈局——芒市以引進服裝鞋帽企業為主發展纖維紡織,瑞麗市以引進紡織貿易和流通企業為主發展紡織電商,隴川縣以引進繭絲綢和家紡企業為主發展綠色印染,盈江縣以引進針織和苧麻産業為主。

  “當前,雲南紡織服裝産業發展更需要突出特色優勢。”郭宏鈞建議,雲南應深度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加快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推進産業升級。加強對外貿相關服務業、物流等方面的支持,加快發展跨境電商、網上交易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同時,深化與東中部地區間的區域合作,優化供應鏈協作發展水準,建立新協作模式和全方位對接合作關係,形成跨區域協作機制和利益共享機制,推動産業承接力和發展勢能實現躍升。(記者 王丹 見習記者 貢秋次仁)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