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第三屆“一帶一路”音樂教育聯盟國際大會文藝采風活動走進昆明玉溪——增進心靈相通 感受雲南之美
10月18日和19日,第三屆“一帶一路”音樂教育聯盟國際大會文藝采風活動走進玉溪市和昆明市,來自越南和阿根廷的多位音樂專家學者、中央音樂學院的多位學生以及省、市多家媒體記者參觀聶耳紀念館、聶耳音樂廣場、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産博物館、雲南省博物館、昆明老街、翠湖等地,以音樂為紐帶融通心靈,聆聽“聶耳和國歌”的故事,感受雲南之美。
“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時刻,《義勇軍進行曲》吹響了保家衛國的號角,激勵廣大中華兒女奮起反抗、為國而戰。”走進聶耳紀念館,嘉賓們跟隨講解員的介紹回顧了聶耳的生平。展館內的老照片、舊實物、多媒體微縮景觀生動地再現了聶耳為國而歌的人生經歷,讓嘉賓們深刻體會了聶耳對中國音樂的深遠影響。
“我在中央音樂學院學習的時候也了解過聶耳的歷史,他非常有才華,他的愛國精神讓人感動。”越南國家音樂學院民樂係副主任阮氏華燈説,“聶耳音樂廣場修建得特別美,中國對於文化的重視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撫仙湖讓我感到內心前所未有的平靜,相信每一個音樂創作者都可以在這裡迸發出無限靈感。”來到澄江濕地公園,中央音樂學院藝術管理專業學生鄭一迪感慨,“聶耳紀念館和聶耳廣場讓我想到了我們中央音樂學院校園裏的聶耳像,聶耳是國歌的作曲者,對我們後輩音樂學習者的影響深遠,玉溪市對聶耳創作精神和革命精神傳承的重視令人印象深刻。”
19日上午,嘉賓團參觀雲南省博物館。在牛虎銅案、四牛鎏金騎士銅貯貝器、銀鎏金鑲珠金翅鳥、聶耳小提琴、金鑲紅藍寶石冠等館藏之寶的引路下,嘉賓們和雲南的歷史展開了一場對話,從“雲南歷史文明陳列”展覽中了解雲南從遠古文明直至現代的歷史發展進程,探訪雲南各族人民創造的厚重歷史與輝煌文明。
19日下午,在翠湖公園裏,嘉賓們邂逅了熱烈奔放的雲南民族歌舞。當得知跳舞的人群中有彝族、苗族、傣族等多個少數民族後,有嘉賓被熱情的氣氛所感染,情不自禁參與其中。在深入接觸和互動後,中外嘉賓們品味到了雲南的生活味道,認識到雲南歷來是多民族聚居、各民族共同建設和居住的地方,各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抱在一起。國外團員們表示,音樂在各民族之間也是相融的,在全世界也是相融的。
“當地人的熱情好客讓我感到賓至如歸。”阿根廷國立藝術大學副院長羅得裏戈·伊萬格利斯塔表示,他看到當代年輕人之間超越國籍和文化背景的友好、關愛、合作、互助,希望能將這種友誼延續下去。
通過采風交流,中外嘉賓們增進了對雲南文化的了解。大家表示:“通過了解雲南悠久厚重的歷史積澱,我們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接下來,我們要努力講好雲南故事、中國故事。”(記者 黨曉培 李蘇榕)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