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記者從“開好局、強信心、促發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聞發佈會省文化和旅遊廳專場發佈會上獲悉,黨的二十大以來,全省文旅系統持續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加快推進旅遊業轉型升級,文旅高品質發展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全省文旅系統認真履行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深入實施“文化潤滇”行動,努力打造文藝精品力作,不斷豐富公共文化産品供給,持續提升文化遺産保護利用水準,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
發揮雲南藝術基金、省級重大重點題材創作扶持資金示範引領作用,資助扶持項目64個。《張桂梅》《桂花表妹》等作品入選2023年全國地方戲曲會演等全國性藝術演出活動。“文化大篷車·千鄉萬里行”列入2023年省政府10件惠民實事之一,1至9月,組織開展演出10768場,惠及群眾680萬餘人次。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成為首個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的茶文化主題遺産項目、我國第57項世界遺産,晉寧石寨山通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晉寧河泊所遺址入選2022年度“考古中國”重要發現。全省新增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207項,認定首批省級非遺工坊35家,2個案例入選2022年全國非遺工坊典型案例。
全省文旅系統積極順應旅遊升級、消費升級新趨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旅遊産品、業態、模式創新和服務創優,積極推動旅遊業從“門票經濟”“觀光經濟”向“綜合消費經濟”轉變。
召開全省旅遊高品質發展大會,省委、省政府印發《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強省建設三年行動》,省政府印發《關於加快推動旅遊高品質發展守護好雲南旅遊金字招牌的意見》,為旅遊市場強勁復蘇注入新動力。1至9月,全省接待遊客8.24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0017億元,分別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134.4%、121.8%,其中76.7%的國內遊客是“回頭客”。
實施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鄉村旅遊精品工程,總結推廣8種鄉村旅遊的雲南模式。2個鄉村旅遊推動鄉村振興案例入選5月中辦、國辦發佈的2022年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典型案例。1至9月,全省鄉村旅遊接待遊客4.2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163億元,分別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138.5%、115.2%。
實行“文旅廳+州市+縣區+企業”精準招商模式,1至9月,推出重點招商文旅項目126個,集中開工重大文旅項目253個,推進在建文旅項目2076個。圍繞度假康養、戶外運動、研學旅遊、紅色旅遊,推出一批跨界融合的新業態新産品。1至9月,全省10個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入駐商戶3.12萬家,營業收入244.5億元,同比增長77.3%;全省遊客人均消費達1215.4元,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90.6%。
開展旅遊市場秩序整治百日行動,制定《加強旅遊市場秩序整治16條措施》,實施麗江“不合理低價遊”整治試點,旅遊市場秩序總體向好。首次召開全省導遊人員教育培訓電視電話會議,全省共有1.1萬名導遊、1700多名旅行社負責人參加。
5月以來,全省組織開展文旅青年志願服務,建立健全文旅志願服務機制。截至目前,“雲南公共文化雲”和“一部手機做志願”平臺共註冊文旅志願者6.4萬人,設立文明旅遊志願服務站520個,建立文旅志願團隊721個,累計志願服務時長185萬小時,服務遊客超4067萬人次。
進一步擴大文旅宣傳推廣,著力打造雲南文旅服務品牌、形象品牌。首次成功舉辦“5·19中國旅遊日”全國主會場活動,認真做好2023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組織籌備工作,“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品牌效應凸顯,在網絡上吸引了153.8億人次關注。(記者 朱海)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