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甘肅省智慧教育示範區和標杆校現場推進會召開
2023-12-01 16:09:5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奇英責編:尹紅燕

  為加快創建數字化戰略行動助推教育現代化實驗區,發揮教育數字化重要突破口作用,構建甘肅教育高品質發展體系,11月30日,甘肅省智慧教育示範區和標杆校現場推進會(以下簡稱“會議”)在酒泉市召開,會議總結第一批智慧教育示範區和標杆校建設經驗,啟動第二批遴選工作。

甘肅省智慧教育示範區和標杆校現場推進會召開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31204163610

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張國珍發言 攝影 楊陽

  甘肅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張國珍出席會議並講話。甘肅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曾華輝主持會議。酒泉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趙峰致辭。

【原創】甘肅:全省智慧教育示範區和標杆校現場推進會召開_fororder_圖片2

智慧教育示範區和標杆校現場推進會 供圖 甘肅省教育廳

  會議指出,自2020年甘肅省啟動實施“智慧教育示範區和標杆校”建設以來,建設區域、校際教育數字化水準不斷提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發展之路,為甘肅省教育數字化轉型打造了“樣板工程”,教育資源公共服務不斷擴大,教育教學模式不斷變革,數字教育基礎環境不斷夯實。各市州積極探索數字技術與教育教學活動有效融合,形成典型案例和示範場景。入選的區域和學校數字化基礎教學環境網絡接入率和多媒體教室覆蓋率均達到100%,建成區域智慧教育平臺,形成區域優質教育資源庫,數字化教育資源應用形成常態。

  會議強調,第二批標杆校遴選涵蓋到職業學校、高等學校,各地各校要結合實際,形成自己的模式,凝練典型案例,各有側重地探索。全省教育系統必須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推進教育全要素、全流程、全業務的數字化轉型,特別是在教育信息化基礎環境、教學應用、數字素養、網絡安全等方面強化改進。下一步,甘肅省教育系統要加強工作統籌、加大資金投入、普及“三個課堂”應用、加強示範引領、完善機制保障,積極發揮教育數字化重要突破口作用,推進教育數字化工作深入開展。

【原創】甘肅:全省智慧教育示範區和標杆校現場推進會召開_fororder_圖片3

酒泉師範附屬小學學生使用平板電腦輔助上課 攝影 楊陽

  會前,與會代表到酒泉師範學校附屬小學、酒泉職業技術學院實地考察,在酒泉市教育發展服務中心觀摩了“一網一平臺四中心”,特別是“學在酒泉智慧教育平臺”的建設使用情況。會上,曾華輝宣讀了甘肅省第一批智慧教育示範區和標杆校認定結果:蘭州市、玉門市為省級“智慧教育示範區”;隴南市10所學校,平涼市、慶陽市、定西市各9所學校,蘭州市8所學校等共79所中小學為省級“智慧教育標杆校”,隨後舉行了授牌儀式。西北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院院長郭炯教授就全省第二批智慧教育示範區和標杆校遴選指標進行解讀,部分首批智慧教育示範區及標杆校代表作了交流發言。

【原創】甘肅:全省智慧教育示範區和標杆校現場推進會召開_fororder_圖片4

與會代表在酒泉職業技術學院考察 供圖 甘肅省教育廳

  會議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進行,省教育廳相關處室負責人及部分高校、市州教育局、省級智慧教育標杆校代表等在現場參會;省教育廳機關、各市州、各縣市區教育部門和各高校設149個分會場,1000余人線上參會。

  據介紹,2023年甘肅省教育廳聚焦創建數字化戰略行動助推教育現代化實驗區目標,在強化組織領導方面,建立185人的全省教育數字化專家庫,組建甘肅教育大數據融通應用專家組和工作專班,成立甘肅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領導小組和工程辦,以強有力的組織保障推動各項重點工作落地實施;在政策體系方面,部署8大任務、20項行動、10大工程,一體謀劃未來5到10年全省教育數字化改革發展任務,在專網平臺建設、數字校園達標、優質數字教育資源供給、教師信息素養提升等方面發力,鼓勵各地各校先行創建、示範引領;在工作調度方面,創新重點工作推進情況通報機制,建立“一月一簡報,一月一通報”工作方法,採取“四不兩直”方式深入開展調研,推動各地工作任務落實。

  在助推基礎教育優質均衡方面,持續實施省級同享大城市優質教育資源示範化項目,將西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數學、英語每週各一次向“兩州一市”(甘南州、臨夏州和慶陽市)19所普通高中同步傳輸,利用數字化手段實現結對幫扶,縮小區域、城鄉和校際差距。率先在全國探索實施並持續推進“互聯網+支教”項目,高等教育對接基礎教育、師範類高校支教薄弱中小學,解決師資不足問題,提升農村地區教學品質,推動高考綜合改革信息管理系統“一級建設、四級應用”,支撐全省300余所普通高中學校50余萬師生綜合素質評價、選課走班、學生發展指導、考務、成績管理和教師評價。

  在高等教育品質提升方面,整合線上線下各類優質課程資源,開展“六互”(課程互選、學分互認、教師互聘、教學互評、資源互享、學位互授)試點,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在省內20所本科高校全覆蓋應用。全省已有47門一流課程首次開放課程互選,5.97萬名學生參與選課學習。建成省級線上一流課程65門、線上線下混合課程297門、虛擬倣真課程81門;國家級線上一流課程19門、線上線下混合課程29門、虛擬倣真課程8門;8個虛擬教研室獲批教育部建設試點;省級職業教育在線精品課539門、精品微課5074個、虛擬倣真教學系統30個、信息化能力提升建設項目60個、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58個、虛擬倣真實訓基地20個;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學資源庫2個、虛擬倣真實訓基地9個、在線精品課程10門。

  在提升師生數字素養方面,依託甘肅智慧教育平臺開展線上競賽活動90余次、參與師生10.57萬人。借助“甘肅教師學苑”開展教師網絡研修,累計培訓教師300余萬人次。舉辦“三個課堂”和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應用專題講座,全省7.68萬師生在線學習。組織中西部教育數字化發展研討會、甘肅省教育數字化能力提升高級研修班,全省660余名教師參加學習。開展青少年科學素質行動、學生信息素養提升實踐活動,2.2萬名學生參與作品創作,62名學生參加全國交流,14名學生獲全國“創新之星”。(文 甘肅省教育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