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心守護 檢益三農”公益訴訟助力鄉村振興品牌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張掖市甘州區人民檢察院聚焦影響制約鄉村全面振興的“安全”“發展”堵點難點問題,堅持“可訴性”標準,辦理涉“農”領域行政公益訴訟案件28件,提起行政公益訴訟1件,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6件,為服務保障鄉村全面振興貢獻了檢察智慧和力量。
抓重點促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
張掖市甘州區人民檢察院主動融入全市“一屏三地”建設中心工作,突出抓好農業面源污染和黑河流域生態環境和資源保障,聚焦農業面源污染、大氣污染、人居環境整治等問題制發檢察建議11件,全方位護航農業綠色發展;落實“府檢聯動”機制,發揮好人大代表建議、政協提案與公益訴訟檢察建議雙向銜接轉化工作機製作用,辦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關心關注案件10件;充分發揮檢察一體化辦案優勢,從環境資源領域刑事案件中深挖公益訴訟案件線索,制發檢察建議5件,涉及耕地、林地40余畝,同時將發現的1起在河道內排放污水的案件線索移送張掖市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門,上下聯動保護生態環境。
抓專項促整體工作提質增效
張掖市甘州區人民檢察院深入落實“食藥安全益路行”專項監督,緊盯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食品藥品安全領域制發檢察建議2件;以“法治進校園”為契機,對轄區內個別學校食堂進行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5次,守護學生們的校園好“食”光;紮實推進“守護隴原文化遺産”專項監督,充分發揮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檢察公益訴訟協作機製作用,實地踏勘轄區內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排查案件線索,協力行政機關,督促整治某宗教場所建築物和棧道安全隱患問題3處。
抓數智促公益訴訟檢察案源拓展
在先行先試建成公益訴訟辦案中心的基礎上,張掖市甘州區人民檢察院積極協調市場監督管理局、張掖市生態環境局甘州分局等部門,將“隴上食安”“大氣污染防治預警”等平臺數據接入辦案中心,不斷拓寬案件線索來源,有效發揮辦案中心作用;加大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應用力度,重點篩選出個人信息保護、依託已辦刑事案件批量發現公益訴訟線索、違規領取社會救助金等監督模型,發現案件線索70條,制發檢察建議3件,推動數智技術更好服務法律監督。(文 劉海鵬)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