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清溪村 攝製 周雨晴
國際在線湖南報道(記者 周雨晴 實習生 廖思婕):7月24—25日,來自保加利亞、埃及、芬蘭等12個國家的漢學家、文學翻譯家與湖南作家同行,走入周立波的家鄉——小説《山鄉巨變》的原型創作地湖南益陽清溪村。他們親歷這部文學經典原型的當代轉型,沉浸式觀察文學如何重構鄉村文化空間,讓這座文學鄉村的生動實踐獲得世界迴響。
文化在地性是根基:拒絕符號化植入,深耕地域土壤
在地性,通常指向故事與題材的地域性。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書寫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馬克・吐溫的作品裏處處可見密西西比河沿岸的地域印記,中國作家的創作亦如此。
在7月25日下午的“在地性與世界性——從清溪文學村莊談起”座談會上,埃及漢學家白鑫便指出:“任何一種文學越是本土化,越是當地的,就越是世界性的。如果剝離作家的在地性身份,便不會有莫言、梁曉聲等依託在地文化創作的文學巨作。”
“在地性與世界性——從清溪文學村莊談起”座談會 攝影 廖思婕
位於清溪村的22家作家書屋,正是這種“在地性”的生動載體。劉慈欣書屋以幽藍光影營造出神秘的科幻宇宙,尤其讓翻譯過《三體》的漢學家、漢學翻譯家們倍感親切。
芬蘭漢學家勞諾曾用芬蘭語翻譯《三體》,他直言:“對文學翻譯家而言,親臨作品中描述的場景,是極具價值的體驗。”同行的保加利亞漢學家思黛同樣翻譯過《三體》,他一眼認出在書屋還原的紅岸基地,瞬間勾起翻譯時的難忘經歷:“為精準翻譯科學術語,我從零開始學習物理學,甚至去索菲亞大學物理學院旁聽講座。”
思黛還提到,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保加利亞鮮少引入中國文學,正是因為劉慈欣、余華等作家的作品,才讓更多人開始關注中國文學。
劉慈欣書屋的科幻場景 攝影 周雨晴
地域與文學的聯結,更在此行中碰撞出“他鄉遇故知”的溫情。來自西班牙的高伯譯和白蘭在清溪村偶遇能講西語的講解員徐英——她既是隨車講解員,也是賈平凹書屋的管理者,二人驚喜不已。在參觀周立波故居時收到紀念小本子後,高伯譯深受觸動:“下學期我會和學生一起將它翻譯成西語送回,希望能為西語世界了解周立波作品盡一份力。”
徐英也表示,這次活動讓她深受觸動,她將用中、英、西三種語言拍攝短視頻推介家鄉,讓不同國界的人都能了解家鄉,讓清溪村的文學魅力透過螢幕走向更遠的地方。
哥倫比亞漢學家羅一人翻譯了《孫子兵法》《道德經》,走訪清溪後,他發出了“入鄉隨文”的感嘆,清溪村隨處可見文學與鄉村生活緊密相連。
産業轉化是關鍵:文本意象變文旅場景,留住遊客延長體驗
“這裡的草木比我們那裏的橄欖樹更繁茂,更難得的是,文學在這裡不是高高在上的藝術,而是能滋養生活的資源。”西班牙漢學家白蘭在湖南清溪村考察時,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土耳其漢學家吉來更是直言:“這裡不像傳統農村,發達的業態和濃厚的文學氛圍,足以成為全球鄉村的榜樣。”
走訪清溪期間,塞爾維亞漢學家約萬諾維奇·安娜有同樣的感受:“三十年前我讀中國鄉村小説想像的畫面,此刻就在眼前。”西班牙漢學家高伯譯甚至笑言:“這就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若他在世,我願在此與他品酒聊文學。”
作為以文學為核心IP的鄉村振興示範村,清溪村近年來不斷探索“文學+文旅”的融合路徑,積極響應益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清溪村核心吸引力提升四個一工程”,推出體驗式2.0版本,聚焦“文學”核心謀篇佈局,打造了咖啡、文創、畫展等十大業態,旨在延長遊客停留時間,讓文學從書頁走向生活場景。
野渡文學清吧裏,圓形書墻與復古紅磚庭院相映,成了年輕人文學社交的新據點。主理人李暘説:“這裡距益陽市區僅十分鐘車程,能邊做生意邊享受生活,很愜意。”不遠處的聽露茶社,將閱讀體驗多維延伸——遊客可圍爐煮茶、繪製油紙傘、體驗漢服粧造。
2025年以來,清溪劇院接待各類大型演出活動21場,包括“山鄉喜事賀新春·文學清溪過大年”2025年益陽清溪村晚、益陽城市學院畢業匯演等。劇院90%的演員都是當地村民,累計吸引觀眾超萬人。
同時,清溪文創、樂之書店、扉頁咖啡、《清溪夢越千年》VR館等小型消費場景,形成新一波消費熱潮,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市民和遊客對清溪村“不夠好玩”的刻板印象。
清溪劇院 攝影 周雨晴
“我們的業態佈局始終緊扣三大因素:村莊的文學定位、目標消費群體(親子家庭、年輕人、文學愛好者)及在地需求。”清溪景區運營負責人高榮介紹,通過聯動高校開展研學、舉辦荷花攝影大賽等活動,清溪村持續吸引客流,2025年以來,已有上萬人來此研學、舉辦活動,讓“文學鄉村”的名片越擦越亮。
清溪村的荷花 攝影 周雨晴
主體性重建:從文化消費者到文學守護者,築牢精神根基
2023年5月,中國當代作家簽名版圖書珍藏館在清溪村落成。在這裡,館內約60%的簽名扉頁留下寄語,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與收藏意義。
作家親筆簽名 攝影 周雨晴
兩年後,到訪清溪村的12位漢學家、漢學翻譯家也在珍藏館捐贈了親筆簽名的譯作。保加利亞學者思黛捐出了首部保語版《山鄉巨變》,他動情地説:“這是我的老師翻譯的作品,在保加利亞文學史中有著特殊的地位。”
12位漢學家、漢學翻譯家在珍藏館捐贈親筆簽名的譯作 供圖 活動方
荷蘭漢學家施露曾翻譯益陽籍作家盛可以的作品,此次到訪她感慨:“這裡文學氛圍濃厚,有很棒的作家,還有這麼大的圖書館和眾多作家簽名作品,是很難得的。”伊朗漢學家艾森則直言:“文學是文明交流的重要媒介,希望包括我在內的翻譯學家,將來有機會把更多這類優秀的文學翻譯作品帶到這裡。”
截至目前,珍藏館內來自世界各地的簽名版圖書已超7.9萬冊。益陽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劉益希透露,目前珍藏館除三樓永久性珍藏區外,一樓簽名版圖書展示區、二樓文學著作閱覽區,均免費對外開放,讀者既可以購買熱門和經典的文學著作,也可翻閱簽名版著作,一睹作家親筆簽名與書中精彩。
這座村民日常散步的“文化花園”,還在籌備當代報告文學展,聽到這一消息,匈牙利漢學家宗博莉·克拉拉表示,希望未來有更多世界各國的譯者、讀者和作家來到清溪!突尼斯漢學家哈立德在珍藏館留言簿上用中文寫下“中國村莊是中華民族之根”,字裏行間滿是對中國鄉村文化的認同。
突尼斯漢學家哈立德參訪珍藏館後留言 攝影 廖思婕
文學的力量,不僅凝聚著精神共鳴,更轉化為發展動能。2024年清溪村共接待遊客超135萬人次,旅遊收入1700余萬元,村集體收入達到139萬元。清溪正向世界展現中國人富有文化品位的生活、鄉村的書香氣息,彰顯中華民族的文化魅力、文化自信以及中國鄉村振興的現代化成果。
六十年前,周立波在《山鄉巨變》中預言:“不上五年,一到春天,你看吧,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 ”如今,這片土地上,文學之花與發展之花共同綻放,續寫著屬於新時代的“山鄉巨變”。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