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定西市渭源縣司法局堅持“抓黨建就是抓全局”理念,深入貫徹落實全縣基層黨建工作重點任務推進會議精神,深化“黨建+”模式,推動黨建與司法行政工作深度融合,以“紅色引擎”激活法治建設新動能,為縣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提供堅實法治保障。
“黨建+法治宣傳教育”,築牢法治信仰根基
渭源縣深入實施“八五”普法規劃,打造“紅色普法矩陣”。將普法宣傳作為黨建服務大局的重要切入點。在“八五”普法規劃實施中,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組建以黨員律師、普法骨幹為核心的“法治先鋒隊”,深入開展“法律十進”,組織開展“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典’亮三八婦女節 巾幗普法入人心”“百場萬人”精準普法等主題線下法治宣傳活動,依託宣傳標語傳播法律知識,開展有獎知識競答,製作法治宣傳短視頻,利用農村文化禮堂、黨群服務中心等場所機構,在村(社區)服務窗口、農家書屋、廣場等公共場所設置宣傳欄、張貼宣傳畫、擺放宣傳資料,組織普法宣講團成員和普法宣傳小分隊發放法治宣傳手冊、面對面普法宣傳等多種方式對群眾全方位進行普法宣傳。2025年以來,開展法律宣傳活動120余次,發放宣傳資料12000余份,懸挂橫幅28余條,解答法律諮詢550多人次。
“百場萬人”精準普法主題線下法治宣傳活動
“黨建+矛盾糾紛排查”,繪就平安和諧底色
渭源縣發揮基層黨組織“前哨”作用,打造“紅色調解室”。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在化解矛盾糾紛中的主渠道作用,堅持黨建引領下的“五治融合”基層治理體系,加強黨對調解工作的全面領導。發揮黨員調解員示範作用,通過“老帶新”、技能比武、案例教學等方式提升黨員調解員政治素質和專業能力。嚴格落實“‘841’+4級7天”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和矛盾糾紛排查調處“543”工作法,加強專業性行業性調解組織建設,重點打造一批以黨員為帶頭人的品牌調解工作室,推廣“線上調解”等便捷方式,提高調解效率。努力將矛盾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提升調解工作的專業化、規範化水準。2025年以來,共排查各類矛盾糾紛2330件,成功調處2330件,調處率及成功率達到了100%。
“黨建+公共法律服務”,擦亮司法為民本色
渭源縣以“法援惠民生”為抓手,打造“紅色服務窗口”。組織開展法律援助“安心行動”。把新形勢下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等勞動者維權服務工作作為法律援助工作重點,對涉及勞動者權益的法律援助案件,實行優先受理、優先審查、優先指派,做到當天申請、當天受理、當天指派。全面推行並深化律師“坐班”制度,將優質法律服務資源下沉至群眾“家門口”,打通服務“最後一米”。全縣16個鄉鎮共配備16名“坐班”律師,並通過各鄉鎮政務門戶網站及時對於“坐班”律師信息、時間地點及擅長領域進行公示,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為群眾提供免費法律諮詢、代擬文書等服務。聚焦“為民辦實事”,提升法律服務惠民實效。緊盯“為民辦實事”任務,通過為經濟困難和特殊人群提供法律援助,有效保障其合法權益,進一步促進法律公正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2025年以來,共辦理公證事項221件,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156件,全縣律師代理各類委託案件294件。
“黨建+行政執法監督”,護航法治政府建設
渭源縣成立行政執法監督黨員先鋒隊,實施“執法規範提升年”行動。認真履行縣政府賦予的行政執法協調監督職責,黨員骨幹帶頭組織行政執法案卷評查、重點領域專項監督,行政執法人員培訓、規範涉企行政檢查、推行包容審慎監管、推動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等活動,著力解決執法不嚴格、不規範、不文明、不透明等問題,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産經營活動的干擾,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執法決定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全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2025年以來,共評查行政執法案卷96份,共辦結行政柔性執法案件2291件,邀請省市專家學者,分兩期對全縣1200余名行政執法人員進行了全員輪訓。
“黨建+社矯安幫工作”,抓實特殊人群管控
渭源縣依託“智慧矯正”平臺,建立“黨員一對一”幫扶機制。加強“兩類對象”管控,嚴格落實以社區矯正對象和刑滿釋放人員管理為重點的日常監管措施,積極探索形成了“一條主線、四個結合、六大功能和N項管理模式”的“1+4+6+N”工作機制,組建以黨員幹部為骨幹的“紅心助矯”志願服務隊,通過思想引導、心理疏導、法治宣傳、幫扶救助等多種形式,嚴格落實管控職責,全力以赴落實好各項管控舉措,最大限度的教育、引導、感化矯正對象。對重點社區矯正對象進行再梳理再摸排,常態化開展黨員幹警與重點矯正對象“一對一”幫教,有力地維護了全縣社會和諧穩定,實現從“法度”到“溫度”的轉化。
黨建引領風帆勁,法治沁潤渭水長。渭源縣司法局將持續深化“黨建+”品牌建設,以“紅色動能”驅動法治實踐,奮力書寫新時代司法行政工作現代化答卷。(文 貟玉紅)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