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甘肅成縣:從“流量”到“留量”的破局之道
賞成縣美景、品地道美食、看精彩大戲、體驗非遺魅力……日前,為期六天的“夢回西狹·邀約成州”甘肅成縣農文旅推介活動,通過“秦腔公演與文旅推介”的創新結合,採用“線上直播與線下互動”的方式,讓成縣這座千年古縣的歷史人文、旅遊資源以及特色農産品展現在公眾面前,為成縣文旅産業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功實現了從“流量”到“留量”的華麗轉身。
2025年以來,成縣以創建省級鄉村旅遊示範縣為目標,以全方位推進文旅融合高品質發展為主線,全面提升生態品質,不斷完善旅遊供給體系,持續優化文旅消費環境,打造全域旅遊名片,從景點打造到線路規劃,從設施建設到服務提升,每一步都精心策劃,力求為遊客提供最優質的旅遊服務,擦亮了“隴上江南·魅力成縣”的文旅品牌。
美麗的成縣縣城 攝影 李峙江
從“單點突破”到“全域聯動”
近年來,為推動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成縣通過完善提升旅遊規劃、提升基礎旅遊設施水準、推動旅遊産品提質升級、提升旅遊體驗服務品質、做強旅遊宣傳推介行銷,全方位打造文旅發展新格局。
編制《成縣西狹大景區旅遊總體規劃》《成縣鄉村旅遊發展規劃》等文旅産業規劃,繪好發展藍圖;出臺《成縣2024年鄉村旅遊産業獎補辦法(試行)》等政策,扶持鼓勵新建鄉村旅遊民宿、農家客棧等鄉村旅遊産業快速發展;策劃推出鄉村旅遊、紅色旅遊、生態旅遊等一系列特色鮮明的旅遊産品,滿足不同遊客的多樣化需求;注重提升旅遊體驗服務品質,讓遊客在享受美景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成縣人民的熱情好客……
成縣多措並舉將西狹頌、雞峰山、杜甫草堂等核心景區與陳院生態園、南山旅遊片區串聯成線,形成“一核多極”的全域旅遊格局,精心打造了一條條集觀光、休閒、度假、康養、研學于一體的精品旅遊線路,推動重點景區與周邊優質文旅資源聯動開發,培育形成複合型旅遊經濟圈。
在品牌聯動上,成縣運用市場化手段,加強與北京、上海等通航城市和廣元、綿陽、漢中等客源地的旅遊協作,加強與國內大型旅遊投資企業、旅行社互惠互利的業務合作,主動對接陜甘川旅遊大聯盟,赴天水、九寨溝等地開展推介活動,邀請網紅團隊宣傳紅川酒業、西狹頌等景區,通過“背誦詩詞免門票”“遊客抽獎”“書畫寫生”等互動形式,讓“隴上江南”的品牌影響力輻射全國。
成縣還充分利用線上線下資源,通過舉辦各類文旅推介活動、參加旅遊交易會、利用新媒體平臺等方式,做強旅遊宣傳推介行銷,不斷擴大成縣文旅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更多遊客前來體驗。
“‘夢回西狹·邀約成州’農文旅推介活動吸引了42萬人次現場參與,500余家農特文創産品及美食攤位參與,實現銷售額達到1767萬元,網絡直播銷售額高達1920萬元,有效促進了農家樂、民宿的接待量達到6.2萬人次,A級旅遊景區接待量達到8.9萬人次,旅遊綜合消費總額達到1.3億多元,同比增長42%。”成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局長張平良説。
成縣鄉村美景吸引遊客旅遊體驗 攝影 陳爭強
從“資源整合”到“業態創新”
“歡迎您到沙壩看連翹花美景、體驗沙壩粗陶非遺體驗!”“成縣小川油菜花等您來觀賞!”……成縣以“旅遊+”為突破口,通過舉辦油菜花節、非遺體驗活動等特色旅遊活動,推動農業、體育、康養等産業與文旅深度綁定,不僅豐富了旅遊産品供給,還促進了農産品的銷售,實現了文旅與農業的互利共贏。
每到重大節日,成縣陳院生態園就變為歡樂的海洋,皇家馬戲團、樂購鄉村美食、打鐵花、農民趣味運動會、村BA等多形式體驗活動的引入,讓傳統景區變身“網紅打卡地”,吸引各地的遊客攜老托幼來這裡打卡體驗,歡樂過節。
在打造陳院梁樓村鄉村旅遊示範點的同時,成縣結合各鄉鎮特色,啟動了紅川酒文化小鎮、小川西狹漢文化小鎮、王磨避暑康養度假小鎮、拋沙趙山藝術創作基地等7個特色旅遊小鎮,把鄉村美景變成助農增收的“錢”景。
體育賽事的加持,則為成縣文旅産業注入新活力。成縣依託地理資源優勢和完善的體育設施優勢,承辦了中華垂釣大賽、隴南市十運會等賽事,吸引運動員與遊客超萬人次。陳院生態垂釣基地、南山旅遊公路、雞峰山森林公園的徒步路線、青泥河生態公園的騎行道已成為“體育+旅遊”的標杆項目,吸引了大量體育愛好者前來體驗。
此外,依託優美的生態環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縣還積極探索康養旅遊的發展路徑,打造了南山小院、錦繡雲軒度假村等一批集休閒度假、健康養生於一體的康養基地,為遊客提供了多樣化的旅遊選擇,不僅提升了成縣旅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也為當地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外國遊客在成縣西狹景區觀光旅遊 攝影 劉建軍
從“服務升級”到“主客共享”
成縣以“遊客至上”為核心理念,不僅注重提升旅遊設施的品質,在服務細節上精雕細琢,致力於打造溫馨、貼心的旅遊服務環境。
“村委會不僅開放場地讓我們休息,還準備了熱水、桌椅,工作人員耐心解答各種問題,這樣的貼心服務讓我們倍感溫暖。”來自蘭州的張老先生激動地説。
2025年“五一”假期,成縣西狹頌景區客流量激增,拋沙鎮組織豐泉村全面開放村委會辦公區域,設立“遊客休息室”,免費為遊客提供熱水、休息場所。更令人感動的是,當地群眾自發捐獻板凳桌椅,加入服務工作中來,與工作人員一起為遊客提供週到服務。
這種“急遊客之所急”的服務意識、暖心的故事,在成縣各景區景點還有很多,這讓成縣在遊客口碑中持續“出圈”。同時,成縣鼓勵當地居民參與旅遊服務,讓遊客在享受美景的同時,也能深入體驗當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底蘊。
“文旅産業不僅是經濟引擎,更是民生工程。我們將持續優化服務、豐富供給,讓成縣成為遊客心中的‘詩與遠方’。”張平良説。
從“五一”假期的客流爆棚到全年旅遊收入的持續增長,從重點景區到全域發力,成縣用文旅産業強勁的發展勢頭證明,文旅融合不僅是資源的整合,更是理念的革新。當山水之美遇見服務之暖,當歷史底蘊邂逅現代體驗,這座千年古縣正以“主客共享”的姿態,書寫文旅高品質發展的新篇章。(記者魏晉雪 見習記者羅赟鵬 通訊員劉建軍)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