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祁連山下是我家 | 工業廢墟轉變生態綠洲 資源型城市書寫綠色轉型新範式
2025-09-09 18:04:0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奇英責編:薛陽

  近日,“祁連山下是我家”第二季河西走廊經濟帶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媒體行採訪團走進甘肅省金昌市,親眼見證這座經多年探索與艱辛建成的綠色礦山公園。

  金昌因礦設市,因“鎳”聞名遐邇。自1959年金川鎳礦正式開發建設,開採時産生的上億噸廢石在礦坑周邊近200萬平方米的範圍內堆砌成廢石山。2009年,甘肅省金昌市以金川國家礦山公園建設為突破口,將工業遺産轉化為生態資産,為全國同類城市探索出一條“生態修復—功能再造—城市更新”的系統性轉型路徑。這座因鎳而興的戈壁工業城,通過十餘年科學治理與全民參與,實現了從“礦坑傷疤”到“城市綠肺”的華麗轉身,為西部生態脆弱區提供了可複製的綠色發展樣本。

金昌:工業廢墟蝶變生態綠洲,資源型城市書寫綠色轉型新範式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9-09_151731_303

金川露天礦坑遺址 攝影 周娜娜

  系統性生態修復重構城市肌理  

  面對近30年露天鎳礦開採遺留的7033萬立方米礦坑與上億噸廢石山,金昌市聯合金川集團自2009年啟動生態修復工程。通過組建跨學科技術團隊,創新採用“生物群結構穩定、植物多樣性高、自我更新演替”的治理模式,在200萬平方米廢礦區構建起可持續生態系統。累計組織20萬人次義務勞動,完成8座山體重塑、開挖總長度近30萬米的種植溝,成功種植116個品種74萬株苗木,形成200萬平方米“城市綠肺”。2010年獲批國家礦山公園後,持續投入超1588萬元升級灌溉系統與基礎設施,使昔日工業廢墟蛻變為國家級生態地標。

  多元功能融合激活城市活力  

  目前,礦山公園已超越傳統綠地功能,形成“生態+文化+科普”的複合型城市公共空間。作為甘肅省特色科普基地,年均接待研學團體超萬人次;2019年創新推出公眾網絡認養項目,開闢全民參與生態建設新渠道;2023年建成“鎳都之光”燈光秀展演設施,年吸引市民遊客超10萬人次。公園與北部防護林連片形成綠色屏障,使市區空氣品質顯著改善,成為市民休閒健身首選地,實現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長效管護機制保障永續發展  

  建立“專業管護+全民參與”的雙軌維護體系,專業綠化單位常態化開展灌溉、修剪、病蟲害防治;金川集團連續12年組織冬季義務勞動,清除雜草、疏通溝渠;2023至2024年投入1588萬元完成道路硬化、設施修繕,確保公園功能持續升級。2025年啟動勞動公園建設項目,進一步拓展“生態修復+工業記憶+勞動教育”的城市功能維度,構建“修復—管護—提升”的良性循環。

  金昌的實踐表明,資源型城市轉型需以生態修復為起點,通過科學規劃重構城市空間,以功能融合激發內生動力,以長效機制保障可持續發展。這座戈壁工業城用十餘年堅守證明:工業遺産不是發展包袱,而是綠色轉型的戰略資源;生態修復不是簡單綠化,而是城市肌理的重構與再生。從“鎳都”到“綠洲”的轉變,為西部資源型城市破解“礦竭城衰”困局提供了具有示範價值的“金昌方案”。(文 燕夢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