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以來,張掖市山丹縣強降雨天氣易發多發,降雨強度大、持續時間長,並伴有雷電、大風等情況,防汛形勢異常嚴峻。為確保安全度汛,山丹縣水務局立即行動,從嚴從實從細落實各項防汛措施,全面打響防汛攻堅戰。
科技賦能 打造智慧防汛“最強大腦”
水務局深度融合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及數字孿生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精心規劃打造以智慧供水為核心的“1+3+N”智慧業務應用體系,具備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功能的智慧水利綜合管理平臺。該平臺整合氣象、水文、水利等多部門數據,運用AI演算法精準分析,提前3小時預測洪水演進趨勢,為防汛指揮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當平臺監測到站點降雨量達到預警閾值時,會出現準備(立即)轉移提醒,平臺預警信息會及時發送至相關防汛責任人,讓暴雨危險區群眾提前做好轉移準備,成功避開了可能的災害威脅,確保科學防汛,防患于未然。
立體監測 織密防汛預警“天羅地網”
水務局構建天地空一體化監測體系,多措施開展強降水“1262”遞進式預報預警工作,充分利用廣播、電視、電臺、短信、應急喇叭、無人機、衛星遙感等多種監測手段,對山丹縣18個雨量站、1個雨量水位一體站、60個預警廣播站、17座水庫、32處山洪災害易發點等區域進行實時監測。定期對河道、水庫、堤防及山洪災害易發點等重點區域進行巡查排險,實時監測雨情、水情、汛情變化,做到全方位、無死角監測。一旦監測到異常情況,及時發佈預警,啟動應急大喇叭“叫醒叫應”機制,在短時間內快速傳遞到群眾,確保信息到村、到戶、到人。截至目前,山丹縣共發送縣鄉(鎮)村各級預警信息24564條,覆蓋範圍涉及養蜂、放牧、野外施工等506人,預警信息員356人,充分發揮了全方位監測預警覆蓋功能,解決了防汛“最後一公里”問題,確保精準防汛全領域覆蓋。
雙班聯動 織密值班響應“無縫鏈條”
水務局嚴格執行24小時領導帶班和專人值班責任制度,針對突發暴雨天氣實行“雙班守”值班制度,成立山丹縣水務局強降雨天氣工作專班,下設5個汛情處置小組,全員發力,全力做好強降雨天氣應急排查工作。各級防汛責任人時刻保持通信暢通,第一時間精準上報雨情、水情、汛情,一旦發生災情,及時啟動防汛預警響應聯動機制,組織專業隊伍和社會各方面力量,全力開展搶險救援處置工作,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到領導到位、技術指導到位、救援物資到位、搶險人員到位,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確保責任防汛落實到位。
物資前置 築牢應急保障“堅實後盾”
水務局秉持“寧可備而無汛,不可汛而無備”的原則,全力做好防汛物資保障工作。在山丹縣各水庫管理單位設立應急物資儲備倉庫,提前儲備雨具、沙袋、救生衣、抽水泵、應急照明等常用物資,確保險情發生時“步行15分鐘內可獲取”;同時,建立物資智慧管理系統,實時監控各前置倉庫物資數量、保質期,通過大數據分析動態調整儲備種類和規模。此外,與轄區大型機械設備持有者簽訂“裝備協議”,一旦發生險情,大型設備需立即到場支援防洪搶險,確保物資防汛萬無一失。
群測群防 提升應急處置“硬核能力”
水務局將預案修訂和預演預練作為防汛工作的關鍵環節,在汛前組織專家修訂完善縣鄉(鎮)村三級《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山洪災害防禦預案》等各類預案,確保關鍵時刻拿得出、用得上、真管用。按照“一村一案”“一災一練”的要求,組織開展全覆蓋、經常性的防汛應急演練,聚焦預警叫應機制、轉移避險組織、應急物資調運、群眾急救互救等關鍵環節,模擬暴雨山洪暴發場景,特別針對夜間降雨、通訊中斷等不利情況開展實戰演練。截至目前,山丹縣共開展應急演練4場次,參與人數達320余人次。通過演練檢驗預案效果,鍛鍊應急隊伍,教育廣大幹部群眾,切實提升基層臨災預警響應、組織動員和避險自救能力,確保機制防汛發揮實效。
防汛工作任重道遠,“七下八上”關鍵期更是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山丹縣水務局將持續發揮防汛防洪指揮棒作用,抓實抓細防汛措施,不斷完善防汛體系,為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安全堤”。(文 陳潔 錢芝嬌)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