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張掖山丹:全力構建“公鐵聯運”立體交通大格局
2025-09-10 17:03:1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奇英責編:薛陽

  初秋時節,驅車行駛于山丹縣李橋東溝至馬營前山的農村公路,嶄新的瀝青路面在青山綠草之間蜿蜒伸展,將沿線的村莊、農田和生態産業園區有機串聯,繪就一幅融合發展的生動圖景。這條公路的通車,不僅徹底解決了周邊群眾出行難題,更成為助推區域鄉村振興的“黃金通道”。

張掖山丹:全力構建“公鐵聯運”立體交通大格局_fororder_3

嶄新瀝青路面串聯農村農田與生態産業園區

  地處河西走廊咽喉的山丹縣,曾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見證了無數商旅駝隊穿梭往來的繁華盛景。如今,隨著“立體織網、高效貫通”交通戰略的深入推進,山丹縣正在用一條條暢通無阻的現代化道路,重塑著河西走廊的交通格局,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2025年,蘭張高鐵三四線武張段的開工建設,標誌著山丹即將邁入“雙高鐵時代”。項目建成後,山丹至蘭州、西安、烏魯木齊的用時將分別縮短至2小時、4.5小時和8小時,極大提升了與周邊城市的互聯互通效率,外聯內暢的交通新格局正在山丹大地加速形成。

  “蘭張三四線鐵路(武張段)建成後,將極大改善山丹縣的交通條件,不僅方便群眾出行,更能帶動特産外銷、吸引更多遊客,為各類企業創造更優越的發展環境,對山丹縣整體發展會有實實在在的推動。”山丹縣交通運輸局局長褚鴻雲表示,將積極配合項目施工,做好服務保障,確保這條發展之路、民生之路早日通車惠民。

張掖山丹:全力構建“公鐵聯運”立體交通大格局_fororder_1

正在施工的道路

  與此同時,S52金昌至山丹高速公路已正式開工,將有效優化區域路網結構,顯著緩解G30連霍高速交通壓力;G30繡花廟段安全韌性提升工程穩步推進,通過系統性改造增強該路段的安全性與抗風險能力;S301山丹馬場四場至二場公路建設同步啟動,進一步改善馬場內部交通微循環。這一系列項目共同構築起“外聯內暢、安全高效”的交通體系,不僅大幅提升物流效率與出行便利,更有效激活沿線資源開發和産業集聚潛能。

  “鄉村振興,交通先行;産業興旺,路網支撐。”在這一理念指引下,山丹縣持續推進農村公路建設:S590線山丹至馬場二場道路、X013李橋交警隊至馬場三場道路、X018清泉至民聯公路相繼通車;X011十里堡至新河、X008陳戶至馬營公路提質改造項目加快推進;另有2條總長70公里的新建農村公路如毛細血管般深入鄉村肌理,全面提升路網覆蓋與通行能力。

  “以前,從李橋到馬營的路不好走,別説農機走著費勁,外地客商來拉貨也嫌難走。現在路修得又寬又平,咱們自己種地的農機進出方便多了,外面的大車也能直接開到地頭邊,農産品賣出去也更順暢了! ”李橋鄉東溝村村民趙興會高興地説。如今,以往需要繞行的路程大大縮短,新鮮農産品能夠更快送達市場,遊客也能更方便地走進鄉村,體驗田園風光。

張掖山丹:全力構建“公鐵聯運”立體交通大格局_fororder_2

“七縱九橫”主幹公路架構基本成型

  民生路,即幸福路。截至2024年底,山丹縣已建成縣道319.28公里、鄉道310.2公里、村道1237.57公里、自然村組道路335.89公里,“七縱九橫”主幹公路架構基本成型。這張堅實而廣泛的交通網絡,將城鄉區域緊密串聯,顯著提升了農村地區的通達性與對外互聯水準,也為山丹成功創建“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奠定堅實基礎。

張掖山丹:全力構建“公鐵聯運”立體交通大格局_fororder_4

縱橫交錯的農村路網

  2025年,山丹縣繼續高起點謀劃、高品質推進農村交通建設,年內重點實施4個農村公路項目,持續補齊短板、優化結構、提升服務。目前,X008線馬營城南小橋改造工程和村道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已全部完工,部分路段養護維修正加快推進。隨著一批批項目的落地見效,全縣道路通行條件、安全水準和應急保障能力持續提升,縱橫交錯的農村路網正不斷煥發新的活力。

張掖山丹:全力構建“公鐵聯運”立體交通大格局_fororder_5

立體交通體系新圖景

  如今的山丹,路網如織、車流暢行,一條條公路與鐵路不僅打破了地理隔閡,更暢通了城鄉融合發展的血脈。隨著立體交通體系的持續完善,山丹人民正沿著條條通途,駛向産業更興旺、生活更富裕、鄉村更美麗的新未來。這片古老的土地,正在新時代的交通脈絡中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文/圖 楊海翔)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