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攝製:馬心雨 陳麗霞
近日,“祁連山下是我家”第二季河西走廊經濟帶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媒體行採訪團走進嘉峪關,走進草湖國家濕地公園這片地處蒙新戈壁和巴丹吉林沙漠前沿的濕地,實地探訪其在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中的實踐成效。
作為河西走廊重要的生態屏障,草湖國家濕地公園總面積1411.51公頃,其中濕地面積951.93公頃,水域面積125公頃,主要依賴討賴河露頭泉水和地下溢出水補給,涵蓋沼澤濕地、庫塘濕地和灌叢沼澤三種類型。自2020年以來,公園借助1.92億元專項債券資金,圍繞水資源保護、濕地修復、設施完善等開展系統性建設,如今已構建起“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格局,成功遏制濕地退化趨勢,濕地面積與植被蓋度顯著提升。
草湖國家濕地公園
在生態保護層面,公園以“自然修復為主、人工恢復為輔”,實施水系湖岸治理工程,修復壩體5座共1429米,治理湖岸5.7萬平方米,敷設供水管涵13.2公里,有效增強保水蓄水能力;同時在北側風沙沿線恢復退化植被310公頃,用草方格壓沙120公頃,築牢風沙防護屏障。生態環境的改善讓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目前園區內記錄有植物31科76屬97種、野生動物5綱24目50科131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動物4種、國家Ⅱ級保護動物24種,成為大天鵝越冬地、白鷺與灰雁繁殖地,2025年3月更是兩次監測到500隻以上灰鶴遷徙種群在此停歇。
引進的黑天鵝
在濕地生態持續向好的同時,嘉峪關市同步推進城市綠化品質提升,構建“濕地-城市”聯動的綠色生態體系。2025年上半年,嘉峪關以“科學節儉務實”為原則推進國土綠化,新增綠化面積199.2畝、改造551.4畝,1.8萬畝新一輪退耕還林通過驗收;109家單位參與全民義務植樹,拉運土方9.91萬立方米,通過造林綠化、網絡植樹等方式栽下56.2萬株苗木,盡責率達90%。市區綠化養護同步提質,補植喬灌木花卉20萬餘株,修剪綠籬50.2萬平方米、草坪93.6萬平方米,清運綠化垃圾6526立方米;在新華路、觀禮大橋等路段擺放組合花箱430組、懸挂式花箱2534個,東湖景區3萬餘株鬱金香、1.25萬株月季在春季吸引市民“打卡”,街角綠地與主幹道景觀共同勾勒出城市綠色輪廓。
節水型綠化建設成為城市與濕地協同發展的重要支撐。嘉峪關嚴格落實“一方案六制度”,2025年上半年維修綠化管線2萬餘米、更換閥門水錶94個,推進老城區供水管網改造,消除跑冒滴漏隱患;優化綠地灌溉制度,實現精準供水,既保障草湖濕地生態用水穩定,也提升城市綠化水資源利用效率。此外,草湖濕地公園還通過完善遊覽設施、構建科普宣教體系,2024年接待遊客5.53萬人次,與城市綠化景觀共同形成“城在綠中、人在景中”的生態格局。
未來嘉峪關將繼續以草湖濕地保護為重點,聯動推進城市綠化精細化管理,進一步挖掘濕地生態價值與城市綠化的協同潛力,讓戈壁鋼城的綠色版圖持續擴張,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品質發展。(文/圖 馬心雨)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