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張掖山丹:産業裂變 農業“蝶變”
2025-11-13 17:06:5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奇英責編:尹紅燕

  “十四五”期間,張掖市山丹縣以工業化思維擘畫農業藍圖,圍繞“薯、草、菜、羊、馬”五大富民産業,書寫了從“傳統耕種”到“全鏈發展”的精彩篇章。2024年全縣第一産業增加值達22.84億元,較2020年增長51.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1129元,增長36.8%。這一組組亮眼數據,見證了山丹農業在“十四五”期間的美麗蝶變。

  在山丹縣陳戶鎮寺溝村的萬畝高原夏菜基地裏,連片西蘭花長勢喜人。這些優質蔬菜通過冷鏈物流,48小時內就能送達粵港澳地區消費者的餐桌。目前,山丹縣已建成1個萬畝基地、5個千畝基地和20個百畝基地的規模化供港澳蔬菜種植體系,“山丹高原夏菜”正以其優良品質贏得遠方市場的青睞。

高原夏菜基地

  “合作社的西蘭花已進入上海、南京、重慶、成都等核心消費市場。市場的穩定有效轉化為就業動力,目前合作社已提供50余個穩定就業崗位,並長期帶動200余名當地群眾實現靈活就業,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活力。”山丹縣馨源菇瀚種植專業合作社相關負責人説。

連片的西蘭花長勢喜人

  走進山丹縣20萬隻光伏生態羊養殖示範項目現場,整齊排列的圈捨已經並網發電投入使用。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1.67億元,共建設羊舍27座,最大存欄量可達6萬隻,日發電量在5兆瓦左右。羊圈的頂棚全部用光伏板覆蓋,頂上光伏發電,舍內養羊,實現了農業收益與能源發電雙贏的利好局面。

光伏生態羊養殖示範項目

  山丹縣20萬隻光伏生態羊養殖示範項目負責人説:“板上發電、板下牧羊的模式,真正實現了生態與經濟的雙贏。一方面,光伏板將太陽能轉化為清潔電力;另一方面,發電的補貼降低了養殖成本,讓養殖戶的腰包鼓了起來。這不僅是我們的項目,更是帶動鄉親們一起奔向富裕的‘陽光産業’!”

種薯繁育和加工銷售基地

  “十四五”期間,山丹縣以全産業鏈思維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在保持傳統種養業優勢的同時,著力培育壯大特色産業集群。建成河西地區規模最大的種薯繁育和加工銷售基地,年加工能力突破10萬噸,實現了馬鈴薯從種薯培育到精深加工的全鏈條發展。建設優質飼草標準化、商品化基地30萬畝以上,産值超5億元。與此同時,通過建設標準化孕馬養殖産業園,推動養殖規模突破2萬匹,年産血清480噸,實現産值1.4億元,形成了集養殖、加工、文旅于一體的融合發展新模式。五大富民産業的協同推進,共同構築起山丹多元立體的現代農業集群,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了強勁而持久的動力。 (文/圖 楊海翔)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