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川第一家村級書院春節成遊客打卡地
2023-01-31 09:03:20來源:華西都市報編輯:鄧超責編:何劍嶺

  原標題:全川第一家村級書院春節成遊客打卡地 鄉鄰眾籌建起的閬中童齡書院成為楊家河景區的特色和亮點

(轉載)全川第一家村級書院春節成遊客打卡地

童齡書院復建落成慶典

(轉載)全川第一家村級書院春節成遊客打卡地

楊興普在童齡書院給村民和鄉友講課。 受訪者供圖

  1月29日,正月初八。86歲的楊興普老先生在女兒的陪同下,驅車100多公里,從南充出發回到他的老家楊家河,在童齡書院給前來打卡的村民和鄉友“上課”。楊家河是閬中城外10公里的一個偏僻村莊,在楊興普的牽頭下,在村裏原址復建童齡書院,春節期間成為打卡勝地,大家來書院拜聖人、讀聖賢書,到村裏看山望水。

  曾經貧困的楊家河為什麼建起了一個規模很大的全川第一家村級書院?1月29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跟隨楊興普,來到大山裏的楊家河一探究竟。

  鄉音未改

  86歲老先生在書院為村民“講課”

  “有田不耕倉廩虛,有書不讀子孫愚。這是楊氏家族的族訓,要求子孫後代多讀書。我們恢復童齡書院,就是要告訴大家一個簡單的道理,無論個人職業規劃,還是村裏的産業發展,都離不開知識,離不開讀書。”29日中午,陽光正好,白雲藍天,空氣清新,坐在講臺上,滿頭白髮的楊興普聲音宏亮,給台下的遊客和村民“講課”。“當年我就在這裡讀書,聽我先生講課。”他説。

  村裏還在過年,村民院壩裏停滿了小車,鞭炮聲偶爾響起。先生的老家是一個四合院,親朋好友正在團聚。楊興普操著一口地道家鄉話,不停地招呼大家,鄉音未改,鄉情未淡。

  鄰村一個8歲的娃娃在媽媽的陪同下,前來書院給孔子磕頭,在書房裏讀書。楊興普拉著娃娃的手,告訴他一定要多讀書,以後才能走出大山,改變命運。小孩子似懂非懂,不住地點頭。管理人員介紹,從大年三十以來,一直有許多村民和遊客前來童齡書院讀書祭拜。

  山外求學

  農家娃娃步行150公里到南充

  楊氏先祖楊啟朝戎馬邊關,得勝回朝,被封為武秀才。他回到家鄉楊家河後,深感文化的重要,便和族首共商,于清朝同治年間在村裏建立書院,立起孔子、孟子和曾子三聖賢的塑像。學文習武,要從兒童抓起,故名“童齡書院”。

  19世紀90年代,村裏有志青年楊文軒,赴南部縣拜師攻讀詩書,學成歸來,在童齡書院辦起私塾,成為村裏第一位教書先生。“族人們遠出村子,放鞭炮夾道歡迎楊先生的歸來。”楊興普介紹,當年方圓十里的學童在這裡求學,楊文軒一個人撐起書院,因材施教,教大家誦讀《四書》《五經》,學習珠算、書法等。“上半年一升小麥,下半年一升大米作為學費。學生平時輪流請楊先生到家吃飯。先生來了,學生父母叩頭作揖致謝,竭盡所能煮一點兒好吃的,飯後先生雙手施禮致謝。”

  5歲起,楊興普就在村裏的書院讀書,書院的生活快樂又簡單,他用母親剩下的布料裹成一個球,在院子裏和小夥伴踢來踢去。6年後,楊興普考上鄉完小,到外面讀書。在南充讀書的6年時間裏,他捨不得花錢坐班車,從老家走路到南充。小背篼裏裝滿換洗衣服和米糧,翻山越嶺,渴了喝山泉,累了睏了在山洞裏睡一覺,150公里山路整整要走兩天。

  功夫不負有心人,楊興普成為楊家河村第一個大學生。“上大學那天,村民為我送行,塞雞蛋,叮囑我好好讀書。”大學畢業後走上工作崗位,楊興普先後擔任西充縣委書記、南充市教委主任、原南充教育學院黨委書記。

  可惜的是,童齡書院存在百年之後,于上世紀50年代被拆除。

  回報桑梓

  眾籌建起全川第一家村級書院

  離開家鄉多年,唸唸不忘家鄉的山、家鄉的水,更忘不了那份濃濃的鄉情。楊興普捐資修橋修路,資助貧困兒童,以一己之力回報家鄉。脫貧攻堅的春風吹到楊家河後,村裏依靠自身的山水稟賦,吃上旅遊飯,藏在大山裏的楊家河慢慢為大家所認識。

  鄉村振興的後半篇文章怎麼做?楊興普想到了復建童齡書院,用知識改變個人的命運,改變鄉村的容顏。倡議很快得到大家的響應,童齡書院儘量原樣復建,根據七八個從書院畢業的“校友”的回憶,同為“校友”的原四川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宋德勳繪製出了書院草圖。

  楊興普首先帶動家人和親友捐款數十萬元,天南地北的鄉梓積極響應,眾多愛心企業和個人捐款捐物達140萬元,當地村民也捐樹捐工。“有的小孩把壓歲錢都捐出來,年過七旬的老人在酷暑下不辭辛勞,在大山裏砍樹抬樹,讓人感動。這,就是楊家河人的奉獻精神!”

  童齡書院一年多時間就復建完成,四合院全木結構,全部採用榫眼、榫頭的方式連接柱、梁、椽、檁等,沒有用一顆鐵釘。其規模比舊書院大得多,佔地近3000平方米,包括書院主體、廣場、照壁、百步石梯、星級標準公廁。內立孔子、孟子、曾子像,還有上萬冊藏書、儒家經典講堂、會客廳等。

  去年9月28日,孔子誕辰紀念日,全川第一家村級民間書院——童齡書院在閬中市思依鎮楊家河村復建落成,古老村落迎來千年巨變,書院舉辦了一場原汁原味的祭孔大典。書院下邊的楊家河上,竹筏漂流,麻板橋碼頭遊客如織。

  文化傳承

  書院成為鄉村振興一束光

  童齡書院建在古蜀道一塊高地上,四面高山環繞,山巒起伏,農家點綴。站在書院廣場,極目遠眺,楊家河景區盡收眼底,一河清水環繞山谷,朵朵白雲繞山巔。

  “書院的復建讓我們鄉村振興多了一個抓手和平臺。”思依鎮鎮長楊嵩介紹,以前脫貧攻堅走的是農旅結合路子,現在用的文農旅齊發展進行鄉村振興。“書院可作夜校,對村民進行技術培訓;書院可以講解國學,提高村民素質;書院可作鄉村書屋,供村民閱覽。”在楊嵩的眼裏,童齡書院歷史厚重,有故事,有看頭,更是楊家河景區的特色和亮點,“文化傳承,書院就是一束光,照亮鄉村振興的道路。”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蘇定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