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已過,當四川大部分水稻已顆粒歸倉時,瀘州市合江縣中稻再生稻種植再度傳來捷報。幾天前,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組織有關專家,對合江縣大橋鎮上房村百畝超高産攻關片再生稻進行實收測産:平均畝産達到493.7公斤,刷新全省紀錄。2024年,噸糧示範田塊“中稻+再生稻”平均畝産達到1269.2公斤,同樣刷新2023年四川省“中稻+再生稻”畝産紀錄。
據合江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9年推廣“中稻+再生稻”種植模式以來,合江縣水稻種植一路凱歌行進,交出亮眼成績單。
2024年以來,面對高溫乾旱考驗,合江縣水稻種植如何在重重挑戰下實現突圍?
選育良種是關鍵
合江縣是四川最早“開秧門”和“開鐮”的地方。合江縣年平均氣溫18.5℃,適合在種植一季中稻的基礎上再蓄留一季再生稻。連續多年來,合江縣農業部門農技專家開展中稻再生稻高産技術試驗示範和優質水稻新品種展示,大力推廣適宜合江縣種植的“稻香杯”優質水稻品種和省、市水稻主推品種,示範推廣再生能力較強的秈粳雜交新品種“甬優4949”等優質稻種,實施省級重大品種推廣項目。目前,全縣優質水稻種植面積達到98%。
大橋鎮上房村的百畝超高産攻關片種植的就是“甬優4949”。該品種有穗型中偏大、穗粒較小、結實率高、株葉型好、葉片直立、再生芽主要是從基部萌發等特點,中稻收割後,再生稻穗型很大,再生稻表現優秀,非常適合合江縣種植。2023年,該示範點中稻再生稻平均畝産達1265.2公斤,刷新瀘州地區中稻再生稻單産最高紀錄;2024年,平均畝産達1269.2公斤,比2023年增加4公斤。據統計,2024年,合江縣實施了中稻再生稻産業集群項目,在除大橋鎮以外的8個鎮各開闢100畝“示範田”,種植水稻“甬優4949”品種,均取得良好收益。
選良種更配以良技
在探索“中稻+再生稻”高産技術過程中,合江縣按照示範區主推品種、育秧時間、育秧方式、栽插密度、病蟲防治、增施粒芽肥、收割高度“七個統一”技術模式,在全縣大範圍推廣合理密植和旱育秧等高産技術,帶動大面積規範化栽培,助推實現四川省單産提升行動目標。
旱育秧具有可早播、早栽、早熟優勢,並且省力、省水、省秧田,還具有高産高效和秧齡彈性大等優點;合理密植採取1尺*6寸、9寸*6寸等行窩距或寬1.2尺窄行8寸、窩距5寸—6寸的寬窄行,畝栽1萬—1.2萬窩,每窩栽2苗—3苗,基本可實現畝種植秧苗2萬—2.5萬苗,為保證高産需要的畝有效穗數奠定堅實基礎。為了讓農戶接受合理密植和旱育秧等水稻種植技術,農技專家時常“泡”在田間地頭,多次為農戶開展技術培訓,從水稻育秧到田間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控和科學施肥等方面為農戶全方位指導。
民以食為天 糧以稻為先
為建設新時代更高水準“天府糧倉”合江示範區,合江縣實施中稻再生稻産業集群項目,以提高水稻單産為目標,強化政策扶持,推進科技創新,利用旱育秧、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病蟲綜合防治、增施粒芽肥、蓄留再生稻等農業高産高效集成技術,挖掘水稻産量潛力。與此同時,合江縣也正在不斷探索水稻節本高質高效種植技術,開展“中稻+再生稻”全程機械化試驗,探索新的栽培管理模式,提高機械化水準。(文 馬俊傑)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