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遊客在蓉旅遊很簡單很方便很自在
2025-01-24 09:32:51來源:四川日報編輯:楊雯涵責編:馮巧鳳

  1月21日,在成都市錦裏景區的一處糖畫攤前,一名來自泰國的遊客饒有興味地觀看糖畫的製作過程,一旁的導遊用流利的泰語向她介紹春節習俗。春節臨近,許多外國人來到成都體驗中國年。  

  不僅是春節,隨著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推出以及“免簽圈”持續擴容,入境遊客量持續增長。數據顯示,2024年1—12月,成都接待入境外國遊客114萬人次,全年成都入境旅遊人次位居全國主要城市前列。  

  相關平臺數據顯示,蛇年春節期間入境遊訂單同比增長203%,成都正通過細緻入微的服務,讓外籍遊客感受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

  支付很簡單

  構建“大額刷卡、小額掃碼、現金兜底”支付體系  

  1月20日,來自泰國的遊客Weerayuth在成都寬窄巷子購買了不少潮玩盲盒。“我大多數時候都使用Alipay(支付寶)支付,既快捷又便利。很多購物點都有支付方式的提示,真是太棒了。”談及支付體驗,Weerayuth點讚。據了解,目前支付寶可以綁定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的電子錢包。  

  境外遊客的支付方式不僅於此。寬窄巷子的購物商店“熊貓屋”在2周前更新了外卡POS機和國際支付指示牌。工作人員李佳麗介紹:“外籍遊客只需下載微信、支付寶、雲閃付App,綁定境外銀行卡,便能在寬窄巷子商家中的工行聚合支付商戶輕鬆實現‘掃一掃’支付。”  

  近年來,成都通過構建“大額刷卡、小額掃碼、現金兜底”支付體系,使入境支付越來越便捷高效。如今,天府國際機場、雙流國際機場、寬窄巷子、太古裏商圈等8個支付便利化示範點位的商戶,安裝外卡POS機的比例達86.74%,同比增長約3倍。同時,在成都市18傢具備外卡收單資質銀行的5179台ATM機上,外國遊客用外卡就能直接取現。  

  此外,天府國際機場的境外來賓支付服務中心也已啟用,可為境外遊客提供“一站式”辦銀行卡、開通電話卡、兌換錢幣等服務,其中外幣兌換窗口提供41種外幣的雙向兌換服務。

  退稅很方便

  完善離境退稅服務,全市有離境退稅商店429家  

  為有效滿足境外遊客購物需求,成都著力完善離境退稅服務,優化退稅商店佈局。隨著全省“即買即退”集中退付點在成都IFS落地,離境退稅“即買即退”試點覆蓋範圍正在成都不斷擴大。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離境退稅商店429家,同比增長34%。2024年全市離境退稅金額近3000萬元,商品銷售額突破2.5億元、同比增長約400%。  

  成都春熙路百盛行銷部副主任呂悅告訴記者,將離境退稅窗口前移到商業綜合體,可進一步拉近商場與海外旅客的距離。“外國遊客在辦理離境退稅時,僅需攜帶護照與購物憑證前往服務點,幾分鐘就能完成退稅手續。”  

  成都IFS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目前,商場內有60余家品牌提供離境退稅服務,覆蓋高奢時尚、珠寶腕錶、潮流服飾等,輕鬆實現“分散消費、一次領錢”。  

  為將入境遊客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成都還從供給端著手,營造高品質多元化的特色消費場景。例如,開設“成都禮物”主題商店等,推出100餘款展現成都魅力的禮物産品。

  遊玩很自在

  餐飲交通等推出雙語服務,商場景區等設翻譯設備  

  成都豐富多樣的美食受到不少外國遊客青睞。來自愛爾蘭的一對夫婦,選擇成都作為探索中國的起點。在成都,他們品嘗了火鍋和魚香肉絲蓋飯等,還買了街頭美食——煎糍粑,“我們不知道該怎麼吃完這麼多美食。”  

  為了方便外籍遊客點餐,成都1250家餐飲門店推出了雙語菜單。“過境免簽政策推行以來,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的遊客明顯增加。”海底撈銀石廣場店經理彭彥飛介紹,門店組織員工學習常用英語,以便幫助外國遊客點餐,“我們還準備了中英文菜單、英文指引牌等。”  

  商場、景區也設置了翻譯設備。在成都IFS有一塊AI智慧翻譯屏,面向境外遊客提供超過10種語言的實時翻譯。遊客在雙面透明顯示屏上選擇需要的語言,並向設備提問,螢幕另一側的工作人員便能即時收到中文翻譯,並通過多種語言回復遊客。  

  為更好服務外籍遊客,交通部門也紛紛推出便捷服務舉措。成都公交已普遍實現車輛雙語報站及公交站牌雙語展示,機場公交專線導視標識及引導信息也使用雙語呈現。同時,成都公交還加強天府國際機場公交專線服務人員雙語溝通培訓,並通過發放雙語乘車指南或手冊,為乘客提供購票方式、線路查詢、換乘引導等乘車信息。(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雷倢 成都觀察 鄒嘉語 王翱 )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