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熊貓“圈粉” 這些外國藝術家如何進行“二創”
2025-04-24 09:27:43來源:成都商報編輯:馮巧鳳責編:馮巧鳳

  4月22日傍晚,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熊貓家園·大熊貓文化創意大賽”成果發佈會在成都熊貓國際旅遊度假區北湖生態公園舉辦。

  這一晚,來自全球的藝術家、企業代表及行業專家齊聚一堂,為成都打造以“熊貓IP”為核心的國際文創高地獻計獻策。

  會前,記者對多位外國友人進行了採訪,來聽聽被大熊貓深深吸引而來的他們,如何看待這場大賽,又如何對大熊貓文化進行“二創”。

  意大利設計協會委員:AI與人工結合能産生新想法 這是一種積極的現象

  外籍行業嘉賓、意大利設計協會委員、迪拜全球畢業設計展(Global Grad Show)獲獎者Maurizio Vrenna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到了對於大熊貓的認識。

  他認為,大熊貓作為一種非常珍稀的動物,其文化內涵遠不止于一種動物形象。“此次大賽不僅是一場關於大熊貓形象的設計比賽,更表達了參賽者們對於世界上許多瀕危物種的關心和關注。”Maurizio Vrenna表示,成都在保護大熊貓方面做得非常出色,通過各種活動和教育項目,不僅在成年人中,也在孩子們中間提升了保護瀕危物種的意識。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賽不少參賽者借助3D列印等前沿技術承載了對於大熊貓的想像,實現了創意表達。作為國際參賽者,如何平衡大熊貓文化的傳統內核與未來的表達,成為了關鍵課題。

  Maurizio Vrenna認為,AI技術在此次大賽中更多地作為一種工具被使用。他參觀了許多展覽中的作品,對參展者將AI與人工相結合的方式印象深刻。他強調,電腦與人腦的結合,能夠産生新的想法和産品,這是一種積極的現象。如何更好地結合傳統與現代,實現傳統與現代之間的平衡,是他一直努力探索的方向。“許多項目在傳統與現代的融合上,包括材料、設計以及可持續性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平衡。”Maurizio Vrenna解釋。

  “此次大賽入圍者來自中國、美國、意大利等多個國家,中國與外國參賽者的作品存在著許多不同,大家是通過各自的文化內容傳達新的理念。我相信,接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參賽作品,不僅能夠宣傳大賽本身,還能吸引更多外國參賽者參與其中,讓大熊貓文化的傳播變得更深遠。”Maurizio Vrenna説。

  新西蘭毛利藝術家:希望通過參賽找到不同文化間的連接點

  國際參賽代表、新西蘭毛利藝術家James Cann Boynton認為,大熊貓不僅是中國文化的象徵,更是一種全球性的文化符號,代表著力量、和平與和諧。這些元素在新西蘭的毛利文化中同樣有所體現,因此他被此次大賽深深吸引。

  James Cann Boynton表示,他受邀參加此次大賽,是希望通過參賽找到不同文化之間的連接點,促進文化交流與融合。“我在此次大賽的收穫是找到了毛利文化與中國文化之間的共通點。”他説。

  James Cann Boynton介紹,他此次參賽的作品名為《謝謝 Bear》,這是一件雕塑作品。在毛利文化中,“滋養”是一個重要的概念,這一點在他的作品中得以體現。此外,作品還使用了木頭元素,展現了傳統與現代技藝的融合。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昌娟 攝影記者 楊譯焮

  同步播報

  從創意到市場 玩具品牌將參與推動優秀作品商業化

  此次成果發佈會不僅揭曉了大賽五大獎項及三個特別獎項的最佳與優秀作品名單,大賽運營方還與多家國內外知名品牌、文創企業及藝術機構簽署合作協議。記者現場獲悉,未來,各方將圍繞生産端、銷售端和消費場景端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推進文創作品的商品化開發、聯名合作及展陳融合等戰略落地。

  作為參與企業之一,全産業鏈玩具品牌52TOYS副總裁柏潔向者介紹,52TOYS作為國內玩具行業頭部企業,在産品研發設計、行銷渠道佈局及跨界合作方面擁有成熟經驗。此次參與大賽,52TOYS後續將從産品研發、市場推廣及線下活動等多維度探索合作模式,為大賽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憑藉過往成功經驗以及産品研發、供應鏈統籌、市場行銷等多方面能力,52TOYS將為此次大賽提供有力的賦能。”柏潔表示,自己在這次大賽上看到了很多優秀作品,作者們的作品可以用腦洞大開來形容。她認為,未來這些作品完全可以結合成都當地的文旅資源進行落地,包括在産業園區進行孵化以及打造不同熊貓形態的作品等,推動文創作品落地生根。

  柏潔強調,此次大賽作用積極,意義重大。一方面,大賽能夠聚集人才,激發靈感,為企業發現優秀設計師和藝術家提供契機;另一方面,為52TOYS自身産品開發和後續佈局提供了新方向和探索路徑,大賽無疑是國內文創産業發展的一個良好起點。(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昌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