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1.2%增速看成都外貿發展韌性和動能
2025-05-19 09:23:34來源:成都日報編輯:馮巧鳳責編:馮巧鳳

從11.2%增速看成都外貿發展韌性和動能_fororder_1

成都開通至孟加拉國達卡全貨機定班航線

  規模逾2700億元,增速為11.2%——這是今年前4月成都外貿的“成績單”。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成都進出口以兩位數增速保持穩定發展態勢。其韌性何在?動力源又何在?

  策馬揚鞭

  成都對全省外貿增長拉動明顯

  “成都進出口拉動同期四川外貿增長8.7個百分點,成都拉動作用明顯。”成都海關統計分析處相關負責人稱,這是今年前4月四川外貿運行中的一大特點。前4月,四川實現外貿進出口額3419.4億元,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長7.9%。

  在國際貿易環境複雜多變的情況下,哪些因素推動了外貿發展穩增長?“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市場表現活躍,市場需求提升,帶動業務增長。”四川省外貿機械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洪治稱,前4月公司整體出口業務同比增長了26%。

  在洪治看來,今年以來公司出口業務保持增長態勢,得益於公司近年來多元化市場佈局降低風險、建立新增長點的“內在活力”,更為重要的是國際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形成的“外在拉力”。

  出口作為“三駕馬車”之一,成都策馬揚鞭。4月15日召開的成都市對外開放發展大會提出,要強化經貿合作,統籌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全力以赴推動“蓉品出川”“蓉品出海”。

  空地聯動

  拓寬“蓉品出海”的市場空間半徑

  蓉品揚帆遠航,離不開國際通道的連接。今年以來,成都加大了國際航線拓展力度,從直飛迪拜、馬德里、巴黎到檳城、布拉格、東米德蘭等,一條條國際客貨運航線從成都延伸而出,不斷織密連接全球航線網絡,為“蓉品出海”提供空中捷徑的同時,也為“蓉品出海”擴大了空間半徑。數據顯示,成都航空口岸進出口在今年前2月突破千億元,同比增長逾兩成,創下歷史同期新高。

  記者從市口岸物流辦了解到,截至目前,成都在飛的定期直飛國際及地區航線為77條,其中客運航線55條、貨運航線22條,航線數量繼續保持我國中西部地區之最。接下來,成都還將新開通至雅典等國際航線,計劃全年新開、復航和加密國際及地區航線28條,進一步提升內暢外聯的全球通達水準。

  “國內、國際物流系統建設是産業鏈供應鏈協同的重要支撐。”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高級顧問專家、研究員汪鳴認為,物流供應鏈服務支撐産業集群、産業走廊和産業鏈體系參與國際分工與競爭,不斷提升産業鏈供應鏈韌性。

  在“空中絲路”推動適航産業暢連全球市場的同時,“陸上絲路”則推開了成都另一扇開放大門,構建起全球陸海貨運配送體系。從成都至明斯克的蓉歐速達班列、TCL雷鳥顯示器鐵海聯運班列到中亞二手車出口班列、圖定中亞班列、五金機電産品專列等——今年以來,成都國際鐵路港密集開行特色專列,為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提供了強大支撐。目前,成都國際班列已暢連境內外150個城市,一季度貨運量同比增長11.4%。

  雙向奔赴

  企業組團接力出海搶機遇抓訂單

  通道暢,貿易旺。四向拓展的國際通道為“蓉品出海”擴寬了道路,也為蓉企加速“走出去”擴大國際合作,增強了優勢和競爭力。

  4月21日,由33家企業組成的成都工業領域政企代表團前往沙特阿拉伯對接洽談,順利簽下超50億元訂單;

  同一天,37家成都經貿企業組團奔赴日本,對日發佈經貿合作機會清單173條,集中簽約10個合作項目,簽約金額超10億元;

  4月22日,成都物流供應鏈領域企業組團相繼前往泰國、老撾,推動在國際物流、國際貿易等領域形成18項海外合作項目;

  4月25日,成都科技企業組團前往德國慕尼黑,參加德國國際創新科技合作交流會,現場達成18項合作意向,簽署2項重要合作協議;

  ……

  鼓勵企業“走出去”,把握機遇搶抓訂單,成都制定出臺了《支持成都企業組團出國(境)拓市場政策》,根據不同區域、規模、訂單量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今年3月,成都還集中發佈了2025“蓉品出海”政策機會清單,涵蓋支持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口岸通道支撐保障等方面內容。

  數據無聲,發展有痕。一組最新外貿數據,既展示了成都進出口發展的韌性和活力,也高度概括了成都建強開放平臺、強化經貿合作、擴大對外交流、優化服務保障的開放發展故事。成都以持續擴大開放的不竭動力,為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活力。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楊富 製圖 江蕊松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