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走進眉山市青神縣瑞峰鎮天池村,漫山遍野的竹林鬱鬱蔥蔥,挺拔如劍。翠綠的竹節層層向上,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隨風散發出清透和舒爽。近年來,天池村以竹為基、以螢為媒,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動能,讓“綠水青山”實實在在變成“金山銀山”,成為省級現代竹産業基地與竹林小鎮的典範。
天池村“斑布一號”種苗基地
綠色生態是發展的底色。天池村構建四級網格管理體系,黨員護林員每日巡山護林,嚴禁亂砍濫伐,將生態保護刻入鄉村發展基因。天池村推行河長制,保障水質,實施垃圾分類與污水治理等,將森林覆蓋率提升至62.8%。“以前砍竹子賣錢是生計,現在護竹林是責任,黨員帶頭,大家齊心協力守好這片綠。”村民鄭開春作為護林員,每天穿梭于竹林。
護林工作人員巡查螢火蟲棲息地
每年3月—4月,夜幕降臨後,天池村萬畝竹海深處流動的點點螢光,宛如繁星墜入人間。村裏組建的“一長四員”護螢隊伍,如同螢火蟲的“守護者聯盟”:護林隊長每日巡查棲息地,記錄溫度、濕度數據;生態監測員蹲守在濕地旁,觀察螢火蟲幼蟲的生存狀況;文明勸導員穿梭在觀螢棧道,提醒遊客“靜觀不捕捉”。通過水質改善、植被修復,螢火蟲在天池村的棲息地從3處增至6處,種群顯著增加。
竹與螢火蟲不僅是天池村的生態資源,更是村民致富的關鍵密碼。村裏創新推出“9+1”土地入股模式:村民以土地入股佔90%,村集體佔10%,提供種養採銷全鏈條服務,與龍頭企業合作,實現竹材100%就地轉化。3000畝“斑布一號”高産良種竹則如同被賦予“超能力”:抗蟲害能力大幅提升,纖維品質更是優於普通竹材,成為竹加工企業的“搶手貨”。村民任正吉感慨道:“以前賣竹子收入微薄,現在省心又掙錢,竹林成了聚寶盆。”竹筍、竹編、竹纖維製品多元發展,農戶人均年增收4700元。
而螢火蟲資源則帶來發展機遇,催生螢火蟲主題民宿、徒步路線、螢光夜市、漢服夜遊等新項目新業態,讓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增收。農家樂老闆吳勤笑道:“螢火蟲是‘活招牌’,民宿一房難求,收入翻了三倍。”
從60歲的鄭開春當護林員,到50歲的任正吉在竹加工車間上班,再到村集體經濟收入增長225%,天池村在綠色發展中破局。如今,這裡竹林成蔭、螢光閃爍,農旅融合下的研學旅行、非遺集市、互動體驗等業態蓬勃,百姓富、生態美的共富圖景正逐步繪就。(文/圖 張瑞)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