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山為卷 劍南春為墨 年畫為彩 綿竹加速繪就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畫卷
2025-08-27 16:26:3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鄧超責編:馮巧鳳

  龍門之巔的雪山雲海,麓棠溫泉的氣蒸霧迷;年畫村裏勾線填色,天益老號酒香醉人;去山間民宿詩意棲居,在玫瑰谷親子遊樂……青山綠水間儘是如詩如畫的風光,嬉笑玩鬧中透著身心愉悅的愜意。這些就是綿竹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的生動畫卷。2025年上半年,全市累計接待遊客610.65萬人次,同比增長4.05%;實現旅遊收入62.93億元,同比增長4.34%。

  人文浸潤 具象化的“綿竹魅力”

  拓印、上色、描線、點金……8月20日,在綿竹年畫村“鄉遇畫裏”文創社區農閒堂,遊客在畫師的指導下進行木版年畫創作體驗。“農忙扛鋤頭、農閒握筆頭,既培養了愛好,還能掙錢補貼家用,日子越過越舒心。”畫師徐守超介紹,近年來,鄉村旅遊火熱,村民熟練掌握創作手藝後,在家門口當起畫師,多了一個增收致富的渠道。

  “村裏這些‘摸得著’的歷史文化資源,讓大家吃上了‘旅遊飯’。”年畫村黨委副書記徐曉燕説,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不僅讓傳統技藝煥發新生,更成為吸引遊客的“文化磁場”,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轉化成實實在在的發展效益。2025年上半年,年畫村接待遊客60.3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實現21796萬元。

  明清建築風格的劍南老街是以“劍南春遺址”和國家級文保單位“天益老號”明清古酒坊遺址為依託,充分挖掘整合白酒文化、年畫文化、三國文化、茶坊文化打造而成的國家3A級旅遊景區。500米長的青石板巷串聯起古窖池群、川酒會館、關帝廟、年畫坊、古戲臺等特色景點,年接待遊客超50萬人次。

  山水稟賦 “涼資源”變“熱産業”

  林間小道漫步乘涼、溪谷漂流暢快戲水、山中民宿悠閒度日……今年入夏以來,在綿竹市清平鎮、廣濟鎮、九龍鎮等沿山鎮,依託青山綠水打造的避暑旅遊景區、景點和農家民宿吸引四面八方的遊客來感受“清涼一夏”。

  走進廣濟鎮雲蓋村“良棲山舍”民宿的廚房,老闆蔡發蓉係著圍裙,麻利地為客人準備著午餐。院壩裏,各地牌照的私家車停得滿滿噹噹;樹蔭下,幾名遊客正悠閒地喝茶,山風穿堂而過,帶走酷暑的燥熱。“七八月,村裏的民宿天天客滿。”蔡發蓉介紹,雲蓋村氣候涼爽、風景宜人,每年5月到10月都會吸引很多成都、綿陽、德陽等地的遊客前來避暑,短則幾日,長則數月,已經從“半日遊”逐步發展為“夏季旅居”。目前,當地有民宿44家,2024年,共接待住客50萬餘人次、短客100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2000余萬元。

  九龍鎮龍門山雲溪谷漂流景區長達6.5公里的漂流河道蜿蜒山間。遊客穿上救生衣、坐上氣墊船,順著河道急速而下,時而驚險地越過激流險灘、時而歡快地衝過浪尖,在山水之間體驗速度與激情。進入7月以來,該景區日均遊客接待量穩定在4000人次至5000人次,更創造單日接待超7000人次的紀錄。

  傍晚時分,華燈初上,距離綿竹城區30公里的清平鎮迎來一天中最浪漫的時刻。滿天星辰下,五彩帳篷散佈在草坪上,三三兩兩的遊客圍坐著玩棋牌、彈樂器;漫步螢飛谷,一隻只螢火蟲宛如可愛神秘的小精靈,吸引遊客探尋觀賞。

  “爆款”引領 優質項目層出不窮

  文旅項目建設是推動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的基石。近年來,綿竹市不斷強化文旅項目要素資源保障,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優化土地資源配置,推動文旅融合提速增效。

  在玉泉鎮桂花村,映月泉清澈見底,泉邊散落著孩童戲水的笑聲。竹林茶舍寧靜愜意,“雲裏小坐 · 玉泉裏”餐廳的落地窗前,田園詩意被遊客的鏡頭一幀幀收藏。這裡擁有50余處天然泉眼,其中尤以映月泉為佳。2025年7月,該鎮憑藉獨特的水資源優勢,通過“水利+”模式,將農業産業、農耕文化與休閒度假相結合,在映月泉邊打造出一處農文體旅商深度融合的田園綜合體,一開放便引爆綿竹旅遊市場,日均遊客量突破8000人次,不僅帶動周邊餐飲民宿、特色零售等配套産業同步發展,還讓當地村民參與其中,實現增收致富。

  類似的“爆款”在綿竹不是孤例。2025年以來,清平鎮依託九頂山山歌、九頂山清平火兒炕山臘肉製作技藝等非遺資源和深厚的羌漢文化底蘊,全力打造九頂山非遺(綿竹)體驗中心和雪野川羌漢聚落度假區項目。項目完工後,遊客不僅能沉浸式感受非遺的深厚底蘊和獨特魅力,還能深度參與羌繡、篝火晚會等羌族風情特色活動。

  藍圖已展 “詩和遠方”的綿竹願景

  展望未來,綿竹將堅定實施文旅爭先發展戰略,堅持文化為魂、旅遊為體、科技賦能、保護優先,堅持高標準規劃、高品質建設、高水準運維,深化“文旅+百業”“百業+文旅”,推進品牌、業態、服務和體制機制融合,構建以年文化、酒文化、淺山度假為核心,特色鎮(街道)競相發展的“3+N”文旅發展新格局,走出一條彰顯人民性、體現時代感的文旅融合發展新路。

  文化與旅遊融合交匯,“詩和遠方”盡在眼前。綿竹將努力實現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格局進一步優化,力爭到2027年,全年接待遊客超1500萬人次;到2030年,優質文旅産品供給更加豐富,文旅産業對促進消費、推動經濟增長的作用更加突出,建成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文 肖明 徐興鏵)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