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合江:“訂單高粱”有了“身份證” 智慧農業讓農戶“慧”種地
2025-08-28 16:31:1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鄧超責編:馮巧鳳

  近日,在瀘州市合江縣神臂城鎮的高粱收購現場,每袋收售的高粱都貼著一張帶有二維碼的專屬封條。這張特殊的“身份證”從何而來?它又意味著什麼?這一切都源於當地與瀘州老窖合作推廣的“公司+訂單農業+農戶”模式。

瀘州合江:訂單高粱有了“身份證” 智慧農業讓農戶“慧”種地_fororder_裝卸工人運輸高粱(攝影:王易)

裝卸工人運輸高粱 攝影 王易

  “我們的管理從種子落地之前就開始了。”瀘州老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派至鯰魚村的黨總支駐村第一書記周林介紹。種植之初,公司會根據每村每戶統計的面積,統一配發種子、專用肥料和有機農藥,從源頭確保標準化。農戶則變身為“産業工人”,嚴格按照公司的培訓要求進行生態種植和精細化管理。

  整個過程並非“撒手不管”。村裏負責跟蹤記錄每名農戶各階段的管理情況,匯總成“成長日記”。公司的專職技術員則會不定期地到田間地頭抽查“作業”,現場答疑解難,充當“田間保姆”,確保高粱的品質和長勢。

  待到高粱即將成熟,能預估産量之時,一套更為精細的價格機制開始啟動。公司會聘請第三方權威機構進行抽查,對高粱的品質進行綜合“考評”。考評成績直接決定最終收購價。2025年,收購價就因品質差異劃分為每公斤4.6元和4.7元兩個等級。

  在此期間,公司會為每名農戶建立專屬檔案,將其種植信息與銀行賬戶一併錄入系統。這意味著從種子到賣糧款,農戶早已進入公司的數字化管理系統。

  最終,到了收購環節,效率之高令人驚嘆。農戶只需提交交糧卡、經過核驗、領取專屬自己信息的二維碼封條、裝袋稱重,便可安心回家。一般10個工作日內,賣糧款便會直接打入個人賬戶。而每袋高粱上的二維碼,確保了每一粒高粱都能追溯到它的種植者,真正實現“來源可查、去向可追”,既科學公正又省時省力。(文 王易 黃建偉 李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