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城市職業學院:用“講述我的育人故事”點亮第41個教師節
2025-09-09 11:03:3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鄧超責編:馮巧鳳

  9月8日,四川城市職業學院以“弘揚教育家精神·講述我的育人故事”為主題,舉辦慶祝第41個教師節宣講活動。200余名師生代表共同聆聽5名教師代表深耕育人沃土的鮮活故事。

四川城市職業學院:用“講述我的育人故事”點亮第41個教師節_fororder_未標題-1

活動現場 供圖 四川城市職業學院

  活動通過發掘宣傳教師優秀育人典型與先進事蹟,以鮮活故事多維度展示教師愛崗敬業、立德樹人的風采,旨在充分發揮優秀教師的模範引領作用,營造尊師重教、見賢思齊的校園風氣。

  活動現場,5名獲獎教師依次登臺,用真摯的情感、樸實的語言講述育人故事。省級宣講二等獎獲得者潘山以“相信相信的力量”為育人信條,十年如一日堅守三尺講臺,以“真”做人、以“美”潤心、以“文”化人、以“愛”育人,在職業教育領域綻放璀璨光芒;全國優秀指導教師劉燕深耕“智慧健康養老服務”專業,10年間帶領學生從全國三等獎躍升至一等獎,詮釋“種下的不是競賽種子,是對生命的敬畏”的育人真諦;健將級運動員涂夢麗創新“課餘+寒暑假私教”模式,將“遲開的花”培育成“冠軍之花”,展現“以體育人、以心育心”的教育智慧;成都市技術能手唐先光以“黨員教師的黃牛精神”自勉,十二年如一日以校為家、以生為朋,用行動詮釋“拉得動車,托得住人”的責任擔當;建築信息模型技術員技師趙萬清從建築師轉型職教改革者,將數字孿生、虛擬現實融入課堂,用“圖紙不再只是混凝土,而是學生燦爛的人生立面”的情懷書寫育人新篇章。

  “5名老師的育人故事雖無宏大敘事,卻閃爍著師者仁心的光芒;雖無驚人壯舉,卻蘊含著教育最本真的力量——一顆心溫暖另一顆心,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四川城市職業學院黨委書記黃天貴教授在講話中説,這些故事匯聚成一堂最有説服力的“大思政課”,是學校育人生態最真實的縮影,也是辦學精神最生動的體現。他希望全體教師繼續堅守初心,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積極傳承併發揚“教育家精神”。(文 梁文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