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城能效服務直通車”賦能企業高品質發展
2025-09-12 14:23:15來源:人民網編輯:馮巧鳳責編:馮巧鳳

  9月8日,四川淩峰航空液壓機械有限公司向國網廣漢供電公司贈送一面寫有“精準施策辦實事 高效惠企助發展”的錦旗,感謝供電公司通過優化用電方案幫助企業實現降本增效234萬元。

  近年來,國網德陽供電公司緊抓德陽市“集中力量抓工業”契機,組建10支60人能效服務團隊,創新推出“旌城能效服務直通車”服務模式,助力企業精準掌握用能狀況、精確找準用能痛點、精細管理用能成本,有效推動企業降本增效和用能綠色轉型。該公司連續兩年在四川省營商環境評價“獲得電力”指標中位列全川第一。

  精準施策 助力降本增效

  “我們通過創新服務,不斷拓展供電客戶經理的職能,除了傳統的搶修處缺、用電檢查外,還新增了能效服務,助力企業實現‘可靠用電’與‘經濟用電’的雙重目標。”國網德陽供電公司行銷部專責唐虎説。

  該公司依託10支“旌城能效服務直通車”團隊,聯合區(市、縣)經信等部門開展上門走訪、政策宣講活動,講解市場交易政策變化,收集客戶的建築面積、主要用能設備、能耗數據等信息,將系統採集用能情況與現場實際用能情況進行結合分析,形成可視化的能效診斷報告,為企業精準“畫像”並提供優化方案。

  針對企業峰谷電量佔比不合理的情況,指導企業調整生産班次,將大負荷工藝由峰段調整到谷段。針對企業功率因數偏低、基本電費佔比高等影響用電經濟性問題,做好診斷分析,指導包括中江人社局等14戶將基本電費計收方式由“容量”改為“需量”,指導包含慧晶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等37戶企業改造無功補償裝置。

  截至8月底,國網德陽供電公司點對點推送《分時用電能效精算報告》2000余份,為客戶節約用能成本4600余萬元。

  精確賦能 推動綠色轉型

  “我們引入第三合作方,投入760萬元建設的5兆瓦/10兆瓦時儲能項目,每天進行兩充兩放,預計4年就能收回投資。”四川新金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産能源部主任陳炳科算了一筆賬,“加上12兆瓦分佈式光伏,每年可節約電費支出870余萬元。”

  以“旌城能效服務直通車”為依託,國網德陽供電公司實時監測分析企業用能數據,為用電客戶量身制定最佳的儲能解決方案,目前已落地用戶側儲能項目23個,總規模2.27萬千瓦/4.63萬千瓦時。

  分佈式光伏等新興業務方面,能效服務團隊為用戶“量身定制”查勘方案,通過優化審批流程、加強技術指導等措施,服務分佈式光伏累計並網8806戶、發電裝機容量50.29萬千瓦,均居全川第二。

  此外,借助政務中心平臺設立3個電力金融服務窗口,推廣“綠電+綠證”交易增值服務,提供綠電綠證諮詢,幫助企業了解綠色電力消費流程,滿足企業綠色用能服務需求,不斷擴大綠電交易規模。累計服務96戶用戶參與省內綠電交易,綠電交易電量達0.94億千瓦時,共推廣綠證2257張。

  精細調控 實現“無感度夏”

  今年夏天,德陽經歷了三輪大範圍高溫天氣,多個氣象站點氣溫突破歷史極值。德陽電網負荷兩創新高、電量五創新高,即便在極端高溫和負荷、電量屢創新高的情況下,德陽電網運行平穩,電力保障穩定可靠。

  “通過‘旌城能效服務直通車’,我們開展數智化監測,精準調控負荷,不僅以多元服務為企業降本增效,還讓用戶‘無感度夏’。”國網德陽供電公司行銷部鄧剛表示。

  自5月1日起,四川執行新的工商業分時電價政策,並引入靈活尖峰電價機制。為讓工商業企業了解最新政策執行情況,國網德陽供電公司聯合區(市、縣)經信局組織10余場、600余戶工商業企業開展分時電價政策宣講,併發放《新版分時電價宣傳手冊》5000余份,積極引導30萬千瓦工商業負荷調整生産經營計劃,有效降低了企業用電高峰時期的用電成本,實現“錯峰不減産”。

  同時,虛擬電廠也在今年迎峰度夏電力保供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國網德陽供電公司通過聚合17戶工商業用戶,實時監測分析工業負荷、空調負荷、電動汽車充電站、儲能等資源,實現區域內能源全景監測與負荷精準調控,最大調控能力達13.18萬千瓦,在用電高峰期實現了企業和電網間的良性互動,有力保障了電網安全穩定運行。(馬健)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