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秋國慶“雙節”假期期間,內江市文旅市場持續火爆、安全有序,共接待遊客379.45萬人次,同比增長9.68%,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7.47億元,同比增長9.67%。其中,A級景區接待遊客127.7304萬人次,同比增長15.31%,門票總收入149.4030萬元,同比增長9.17%;全市圖書館、文化館累計接待群眾29493人次,開展線上活動114場、線下活動77場。

川劇演出現場 供圖 內江市融媒體中心
文化展演全域開花 非遺國潮添韻味
“雙節”期間,內江市以文化為魂,推出系列特色展演,盡顯“書畫之鄉”底蘊。張大千美術館推出“湘蜀墨韻匯·書畫映雙城”藝術交流展,搭建起內江與衡陽兩地文化藝術交流的橋梁;內江劇場、沱江劇院分別上演現代川劇《雲山謠》與“慶國慶 迎中秋”文藝晚會,傳統與現代碰撞出別樣火花。
內江市各縣(市、區)同步發力,文化活動多點開花。內江市市中區圖書館“巧手迎國慶,童心繪山河”手工活動點亮童心;東興區書畫展、張善子生平展與非遺體驗聯動;資中縣羅泉古鎮“盛世中華 情滿羅泉”惠民演出、隆昌市“天府百姓大舞臺”“詩詞大闖關”“經典電影金曲演唱會”等活動輪番上演;資中縣“山歌響起的地方”音樂廣場、內江市市中區川南大草原的紅歌專場以及資中縣青雲廣場木偶戲和盤破門武術非遺展演,讓遊客在參與中感受文化魅力。

隆昌市古宇湖“首屆打漁季”活動現場 供圖 內江市融媒體中心
場景煥新消費升級 文旅體驗更多元
圍繞“迎中秋 慶國慶 慶豐收”,內江市打造多元文旅消費新場景,讓遊客“從早到晚不重樣”。
川南大草原以“跨越時空的團圓”為主題,推出草原音樂節、機甲巡遊、趣味泡泡長廊及氣模互動打卡活動;東興區范長江文化旅遊園區遊人如織,帶動周邊生態垂釣、民宿美食消費;資中縣文廟孔子誕辰祭祀活動讓遊客體驗禮樂表演、毛筆臨帖大會等傳統文化;資中縣鹿爾花園推出“野趣豐收季”,舉辦親子垂釣、五指山露營、賞花等活動,吸引眾多遊客;威遠縣船石湖旅遊度假區推出“運動養生季”,開展穹窿徒步賽、溫泉療愈及工業攝影賽等系列活動;隆昌市古宇湖舉辦“首屆打漁季”活動,舉辦環湖歡樂跑、草坪音樂節、崖壁燈光秀等多項活動,實現“從早到晚不重樣”。

星光夜市美食節現場 供圖 內江市融媒體中心
惠民促銷暖人心 甜城滋味引客來
為激活消費,內江市推出多重惠民舉措。內江市發放“四季有約·安逸內江”消費券,為假日經濟注入強勁動力;威遠縣推出“停車無憂”“消費助玩”等五重惠民禮包;資中縣狀元市集舉辦“精釀啤酒挑戰賽”“山歌嘹亮·紅歌飛揚主題音樂及資中特色美食品鑒活動”,打造集聽覺、味覺與激情于一體的沉浸式消費體驗;資中縣魚溪響水舉辦“篝火美食品鑒”,盡享鄉野間的愜意與溫暖;威遠縣精心推出“石板河戶外露營燒烤季”,將自然的清涼與燒烤的煙火氣完美結合;同時,內江市商貿城的“星光夜市·炫彩開街儀式暨中秋國慶美食節”以及隆昌市新街裏“全魚宴”等活動,將甜城美食與節日氛圍結合,讓遊客在煙火氣中品味內江味道。
同時,內江市搶抓“第四屆中國(四川)國際熊貓消費節”和四川省城市足球聯賽等機遇,組織全市125家企業開展“甜蜜內江·票根作伴”活動,市民遊客憑票根可參與商文旅融合活動,持“川超”證件及票根還可免內江市27家A級景區首道門票,進一步降低遊玩門檻。圍繞“夜購、夜食、夜遊”等元素,內江市推出“內棉1958·賽享甜城悅惠金秋消費季”活動,會同資中縣策劃“紫搖紅杯精釀啤酒挑戰賽”等多元夜間活動,推動城市夜經濟升溫。

川南大草原-草原音樂節現場 供圖 內江市融媒體中心
線路創新拓市場 安全有序保暢通
針對不同客群,內江策劃兩類主題旅遊線路——“內江人遊內江”和“周邊人遊內江”:面向團隊遊客推出“五包服務遊內江”系列産品,涵蓋“成渝古道懷舊之旅三日遊”“大千故里甜美內江二日遊”“山歌響起的地方·品資中古韻兩日遊”“成渝古道外國人遊內江三日遊”等多條精品線路,以全包式服務提升旅遊便利性與體驗感;圍繞“尋遺跡、品百味、唱山歌、學手工”,設計4條自駕遊線路,串聯核心文旅資源,激活本地及周邊市場。
安全方面,節前,內江市文旅系統召開專項會議、下發通知,組建6個檢查督導組排查隱患;節中嚴格執行領導帶班、24小時值班制度,加大景區巡查與執法力度,嚴查違法違規行為。假期,全市共出動執法檢查人員695人次,檢查文旅經營場所575家次,未接到旅遊投訴、未發生安全事故。全市文旅市場平穩、安全、有序。
宣傳端,內江市依託省市級媒體及自有新媒體平臺,推出“跟著川超遊內江”“威遠特産T臺秀”“資中趣味啦啦隊”“隆昌城市變身”等創意短視頻,通過直播、圖文海報等形式,報道各景區景點的客流情況、精彩瞬間以及特色亮點,營造“打川超、看川K、遊內江”的熱鬧氛圍,進一步提升內江文旅知名度與美譽度。
此次雙節假期,內江市文旅市場以“文化為魂、體驗為核、惠民為本”的思路,既實現遊客量與消費額的雙增長,更通過場景創新、線路優化與安全保障,讓“甜城”文旅品牌的吸引力持續升級。(文 萬丹丹)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