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假日期間 自貢17家A級旅遊景區共接待遊客102萬餘人次
2025-10-10 15:33:0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鄧超責編:馮巧鳳

  2025年國慶中秋假期期間,自貢以“驚奇自貢・探秘龍鄉”品牌為引領,緊扣“恐龍+鹽韻+夜遊”核心IP,通過“賽事融合、科技賦能、民俗煥新”多輪驅動,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

自貢:國慶中秋假日期間 17家A級旅遊景區共接待遊客102萬餘人次_fororder_1自貢商圈繁華熱鬧(攝影-廖志全)

自貢商圈繁華熱鬧 攝影 廖志全

  假日期間,全市共舉辦特色文旅活動120場,17家A級旅遊景區(恐龍博物館閉館、綵燈大世界閉園)接待遊客102.41萬人次,旅遊接待總人次347.53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18.37億元。

自貢:國慶中秋假日期間 17家A級旅遊景區共接待遊客102萬餘人次_fororder_2第四屆自貢國際恐龍文化旅遊節活動現場(攝影-廖志全)

第四屆自貢國際恐龍文化旅遊節活動現場 攝影 廖志全

  假日期間,第四屆自貢國際恐龍文化旅遊節啟幕,全球首批雙足、四足智慧倣真恐龍機器人首發登上央視《新聞聯播》。自貢創新策劃恐龍大巡遊活動,分別在華商國際城和富順縣舉辦,六大主題方陣吸引市民遊客9萬人次,並登上CCTV13《新聞直播間》。遊客對活動好評如潮,期待每年開展。同時,方特恐龍王國舉辦“馴龍狂歡節”等系列活動,遊客量突破12.12萬人次,帶動周邊呆腦獸、國投豪生、泓悅等酒店的入住率超90%。

自貢:國慶中秋假日期間 17家A級旅遊景區共接待遊客102萬餘人次_fororder_3自流井老街夜色美(攝影-廖志全)

自流井老街夜色美 攝影 廖志全

  2025年,自流井老街煥新開街,通過舉辦民謠音樂節、公共藝術展覽、鹽韻河燈祈福等特色活動,打造16家主理人品牌與10余家本地老字號聯動的鹽係生活體驗場,形成“日夜皆旺”的消費場景,節日期間累計接待遊客20.82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328.86萬元,獲CCTV13《新聞30分》報道。自貢市還策劃推出四川省首個城市漫遊活動“尋鹽記City Walk”,串聯全市12個景區景點、賽事場景和商圈節點,引導遊客以“打卡式”旅遊體驗鹽都文化。該活動總參與人數超3萬人次。

自貢:國慶中秋假日期間 17家A級旅遊景區共接待遊客102萬餘人次_fororder_4仙市古鎮(攝影-廖志全)

仙市古鎮 攝影 廖志全

  同時,自貢在節日假期創新“票根經濟”模式,近400家酒店餐飲商戶參與優惠,遊客憑川超、方特門票可免費遊覽A級旅遊景區。《人民日報》要聞版二版以《票根經濟帶來文旅新動力》專題報道該市文商體旅融合成效。華商釜溪裏、仙市古鎮等17個“文商旅”消費新場景推出中秋國慶歡樂嘉年華、奇緣燈會等特色夜遊活動,累計吸引人流超200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超億元。

自貢:國慶中秋假日期間 17家A級旅遊景區共接待遊客102萬餘人次_fororder_5川超自貢主場賽事現場(攝影-廖志全)

“川超”自貢主場賽事現場 攝影 廖志全

  10月1日,在“川超”首個自貢主場賽事期間,自貢佈置賽場“川超小燈會”,打造“蹴鞠打卡體驗點”10個,還組織開場演出等系列文旅活動,吸引客流近10萬人次,拉動“文商體旅”消費超8000萬元。首屆“騎遍四川・2025年自貢大安環青龍湖公路自行車賽”接待近千名參賽選手,帶動消費約900萬元;川超、自行車、路亞舟釣、村BA籃球賽等系列體育賽事活動引流13萬人次,帶動消費超1.2億元。

自貢:國慶中秋假日期間 17家A級旅遊景區共接待遊客102萬餘人次_fororder_6天府百姓大舞臺川南片區匯演活動現場(攝影-廖志全)

天府百姓大舞臺川南片區匯演活動現場 攝影 廖志全

  此外,自貢鄉村旅遊備受遊客青睞。趙化古鎮以“鹽宴長紅”為主題,舉辦千人壩壩宴活動;尖山風景區推出“綠野仙蹤”沉浸式主題活動,舉辦“歌舞慶豐年 音潮聚集市”音樂會;仙市古鎮舉辦“仙市奇緣”系列文旅活動,打造全天候沉浸式旅遊體驗。

  全市各地演藝活動同樣精彩紛呈。榮縣組織開展“2025四川省天府百姓大舞臺川南片區匯演活動”,線上線下吸引22萬人次觀看。艾葉古鎮開展首屆井鹽文化美食音樂會。大安區春風裏舉辦第二屆“潮玩大安”草地音樂季。王爺廟推出雜技、曲藝、川劇等各類文化演藝活動等,吸引眾多遊客前來遊玩。(文 趙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