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在位於綿竹市孝德鎮、漢旺鎮、新市鎮、劍南街道等地的甘蔗種植基地,連片的蔗林鬱鬱蔥蔥,筆直挺立,微風吹過,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清甜的氣息。蔗農們穿梭其間,削葉、砍蔗,一派繁忙的采收景象。
甘蔗豐收 供圖 綿竹市委宣傳部
在孝德鎮年俗村,當地果農劉繼春迎來一年中最忙碌的季節。“今年甘蔗品質不錯,畝産在2400根到2600根。”自2021年開始,劉繼春依託當地的地理和資源優勢種植甘蔗,開啟在家門口的“甜蜜”事業。
在劉繼春的甘蔗種植基地,青紗帳般的甘蔗林一望無際,在陽光的照耀下,根根粗壯挺拔的甘蔗更顯青蔥翠綠。三五遊客在田間精心挑選心儀的甘蔗。咬上一口,甜甜的甘蔗汁瞬間在唇齒間瀰漫開來,令人回味無窮。
“這個甘蔗香甜、汁多,老人小孩吃起來也不費勁,甘蔗品質確實不錯。”遊客李休會説,每年採摘期,她都會來買幾根,帶回去給親朋好友品嘗。
據了解,劉繼春種植的甘蔗凈高度在3米左右,每根大概六七斤重,目前,銷售價為35元/2根。採摘期從10月中旬持續到來年1月底。
甘蔗豐收 供圖 綿竹市委宣傳部
在漢旺鎮新開村,種植戶張貴軍正在甘蔗地查看甘蔗的長勢。“沿山氣溫較低,再過三四天就能砍收了。”張貴軍説,種植甘蔗不僅要看天氣,更需要科學的管理技術,必須嚴格做好精準灌溉、綠色施肥、人工鋤草等措施。這樣才能種植出豐産味好的甘蔗。
2025年,張貴軍在新開村流轉9畝多土地,從外地引進水果甘蔗進行種植。“你看這品相,粗壯、筆直、節長,糖分足,不愁賣。”張貴軍説,他的甘蔗售價為15元/根,包削包切,喜歡吃甘蔗的市民和遊客可以前來體驗采收的樂趣。
近年來,綿竹市持續深化農業産業結構調整,積極探索甘蔗、獼猴桃、火龍果等特色水果産業發展路徑,通過品種優化、技術推廣等多項舉措,有力推動相關産業成為帶動群眾增收、驅動鄉村振興的“甜蜜引擎”。(文 張娟 蔣麗萍)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