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名片
川南渝西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B區)建設項目一期
項目概況
項目總投資1.8億元,佔地2.5萬平方米,位於自貢高新區兩岸科創片區,建設科研試驗用房及輔助辦公、綜合樓及其配套設施等。
項目進展
今年計劃投資1.5億元,項目今年3月開工,目前建設進度條達70%,計劃11月所有主體封頂,年底竣工。
“走!停!”起重工王波扯著嗓子,吊車“伸展”著鋼鐵巨臂,將重達2.5噸的檁條、鋼柱等鋼結構材料裝吊到5號樓。10月21日,自貢高新區兩岸科創片區,川南渝西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B區)建設項目一期現場,機械轟鳴聲、工具捶打聲、鋼條焊接聲,聲聲交織。採訪中,雙方不得不扯著嗓子“吼”。

川南渝西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B區)建設項目一期
“11月所有主體封頂,年底竣工,必須衝刺!”項目建設方——自貢市高新城市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浩帆給出2個關鍵節點。他説,待5、6號樓建設完成,主要大樓就全部完成施工,離竣工又近了一步。
中試基地是建來幹什麼的?
很多科研院所在實驗室裏“搖瓶子”,到了轉化階段,成果卻與市場“不吻合”;到了中試環節,找不到地方“上裝備”……中試基地,正是破解這些難題的關鍵平臺。它如同“孵化器”,通過在大規模量産前開展小批量試生産、科技成果中試熟化,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成功率。

川南渝西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B區)建設項目一期
帶“小本子”督工 追平滯後工期
走進項目建設大門,“加壓奮進”“提速攻堅”等標語格外醒目,門口運輸車載滿鋼材,排著隊進場。往裏走,4棟標準化廠房已經封頂,工人忙著在外墻刮膩子、抹灰。
1號樓內墻保溫完成75%;2號樓內外墻抹灰完成90%;6號樓鋼結構安裝完成58%;5號樓鋼結構安裝完成52%……項目經理劉健給記者展示了一連串項目建設進度條。他坦言,今年夏季持續高溫,導致施工進度滯後了一個多月。“我們正開足馬力趕進度,現在已經基本追上原定計劃了。”説罷,劉健長舒了一口氣。
是如何把進度攆起來的?
把工程量分解到每天,建立動態日報、挂圖施工,是劉健的常規操作。“當天工量必須當天完。”他攤開隨身攜帶的小本子,詳細記錄了每個工程的進度。每天下班前,劉健會把完工量一項項打總,並提前做好第二天的任務安排。
攆進度的第二個辦法是優化作業程式。“我們採取交叉施工的方式,鋼結構主體抓緊焊接,同步進行室內防水、砌墻等工作。不僅是為了趕工期,也是應對天氣挑戰。”業主方項目負責人陳亮告訴記者,秋冬季節環保壓力較大,為了不浪費一分一秒,所有工作都要靠前。”
一手抓進度,一手抓安全。在4號樓,陳亮指著建築告訴記者,這棟樓層高達10米,跨度為12米,材料轉運面較大,施工難度不小。
“為了提升施工效率,我們決定採用高支模施工,增加施工作業人員與起重機械設備。”陳亮介紹,高支模施工,就是從地面向上搭建腳手架,工作人員在腳手架上鋪設模板,再綁扎鋼筋,最後澆築混凝土。“這種方式能最大限度保障施工品質和進度,但對人員安全要求更高。”陳亮説,現場有著嚴格規定,有高處作業證件的工人才能進行高支模施工;施工區域同時拉好警戒線。
“還會再上人、上機器!”劉健説,目前人數已經增加到150人,接下來還會再增加工人,總人數超200人。同時,按施工內容,增加起重機、登高車、挖機、裝載機等。

項目現場正在緊張地施工
聚焦需求建項目 高校提前“搶位”
建設緊迫,源於需求迫切。
“1、2號樓是辦公大樓,剩餘4棟樓是科研試驗用房。”王浩帆透露,項目初期,和自貢高新區發科局等相關部門實地調研了成都、內江等地中試平臺的建設情況,並徵求了現有合作科研院企的需求。“相較于A區,B區新增了更多服務。”王浩帆説,科研試驗用房將提供儀器設備共享、檢驗檢測、評估認證、中試熟化等服務;辦公大樓主要承載青年共創社區、商務政策等服務。
建設如火如荼,已在A區“落戶”的科研院企“嗅”到“信號”,提前行動。
四川輕化工大學就是其中之一。11點,記者在建設現場見到了該校中試平臺運營專員郭凱敏,與約定的見面時間晚了半小時。“不好意思來晚了,剛在對接學校一個新的中試項目,能談成的話,有意願在基地落地。”
從郭凱敏口中得知,四川輕化工大學已有高鹽難降解廢水處理工藝及裝備開發、聚酰亞胺薄膜兩大項目在A區開展中試工作。“我們已經到B區來考察過,後續學校老師有好的項目,會積極給基地推薦。”郭凱敏説,B區提供的研發、檢驗檢測等一系列公共服務,能進一步幫助科研項目節約成本。
“吸引的不只是本地高校。”陳亮告訴記者,建設階段已經接待了重慶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高校的相關專家團隊過來考察,甚至還有部分投資對象。
接待考察、推進工程、協調事務……面對千頭萬緒的工作,陳亮稱,要確保各項進度又快又好地推進,關鍵是做好組織協調。目前,建設現場劃分出土建、鋼結構、消防等幾個主要部門基礎上,又新增了網絡監控、接待等部門,協同推進。
還有一個重要環節:為了確保整個基地如期交付,建設方與自貢高新區主管部門密切配合,提前對接各項需求,確保工程交付和運營節點能“無縫銜接”、完全達到進度要求。

工人正在進行5號樓鋼結構施工
“基地的定位是‘立足自貢、輻射川南、融入成渝’,圍繞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大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産業,招引相關中試項目。”自貢高新區發科局相關負責人説,目前,A區已有1個省級中試研發平臺,9個市級中試平臺,累計實施硅碳包覆負極材料關鍵技術開發等中試項目15個。“現在儲備的項目已超10個,只等B區竣工投産。屆時,有望使落戶自貢的科技成果産業化成功率由30%上升到80%。”川觀新聞記者 行曉藝 龐琪 文/圖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