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阿壩環保世紀行”媒體採訪團走進松潘縣,圍繞岷江源水生態治理與麥吉村鄉村振興兩大主題展開調研。採訪團通過實地走訪與人物訪談,系統呈現松潘在築牢上游生態屏障的同時,探索生態宜居、産業興旺的鄉村發展新路徑。
在岷江源頭,松潘縣投資2085.41萬元實施的水生態綜合治理工程已顯成效。項目涵蓋川主寺鎮濕地與青雲鎮河道治理,新建生態護岸2.27公里、複式堤防近千米,修復水源涵養林與生態緩衝帶超過20公頃,綜合治理河長1.2公里。2024年10月完工後,工程歷經2025年汛期多輪強降雨考驗,運行穩定。
川主寺鎮安備村支部書記郎尕表示:“以前下雨就擔心河岸垮、河水渾,現在堤防建好了,水清了、岸穩了,大家心裏都踏實。”該工程不僅提升了防洪安全與水源涵養能力,也為當地旅遊産業發展築牢生態基底。

河道治理現場成果 攝影 曾馨語
同步推進的還有麥吉村的鄉村振興實踐。這個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後由高半山搬遷重建的羌族村落,如今已成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麥吉村支部書記王金雲介紹,在阿壩州委“1610”戰略引領下,麥吉村推動“農區變景區、農房變客房、産品變商品”的“三變”融合,建成篝火廣場、鳳凰花海等特色景觀,並創新推行“小家長”管理制度,激發村民參與環境治理的主動性。
外來投資者雷飛翼被麥吉的生態與文化吸引,帶領團隊打造“雲上麥吉”民宿品牌,盤活閒置農房,保留羌族石木結構與火塘等傳統元素,帶動村民就業23人,收購土特産30余萬元。“我們從遊客變成‘新村民’,和老鄉一起把家鄉建設得更好。”雷飛翼説,“這裡不僅是民宿,更是新老村民共同的家。”
松潘縣以“岷江治理”築牢生態本底,以“麥吉實踐”激活鄉村動能,展現出生態保護與鄉村振興協同推進的區域發展邏輯。
未來,當地將繼續把握水網規劃與江河治理戰略機遇,推動“十五五”生態項目落地,深化農文旅融合,讓更多村莊在綠水青山中實現高品質發展,書寫岷江上游“生態打底、文旅增收”的幸福新篇章。(文 楊雯涵 曾馨語)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