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萬年文脈,繪融合新篇。當前,資陽正以資陽市委五屆十一次全會精神為指引,圍繞資陽濛溪河遺址群、安岳石刻、陳毅故里、臨空“天府藝谷”打造特色文旅品牌,推動文旅産業全域全業態發展。
值此2025四川省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暨第十一屆中國(四川)國際旅遊投資大會召開之際,資陽這座承載悠久歷史底蘊的城市,正以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為特色的發展新篇,為“錦繡天府·安逸四川”添彩增色。

航拍資陽旅遊景區 供圖 資陽市融媒體中心
四張名片擘畫文旅新格局
資陽地處成渝中部,巴蜀文化在此交相輝映、熠熠生輝。
憑藉驚人的保存完整度和豐富的遺存內涵,資陽濛溪河遺址群被譽為“舊石器時代的百科全書”,先後榮獲2023年度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202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剛在資陽落幕的中國動植物考古大會更是讓資陽深厚的人文積澱與令人振奮的考古成果,跨越時空阻隔,清晰地呈現在世介面前。當前,資陽正規劃建設濛溪河考古遺址公園、濛溪河遺址博物館等項目,配套文化創意、研學等業態,打造古人類文化新地標。
循著文明的脈絡,安岳石刻在保護與創新中煥發新生。2025年5月對外開放的安岳石窟數字展示中心已成為遊客“一站式遊覽安岳石窟”的必訪之地。在加強文物主體保護的同時,資陽正不斷豐富安岳石窟數字展示中心展陳內容,積極探索數字資産交易等創新模式,讓石刻文物在數字世界獲得永續生命。資陽更與重慶大足攜手合作,共同打造資大石刻石窟文物主題遊徑、建設川渝石窟寺國家遺址公園,讓千年石刻在區域協同中綻放異彩。

安岳石窟數字展示中心 供圖 資陽市融媒體中心
陳毅故里是資陽紅色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提檔升級工程,景區已從單一的參觀場所轉型為集紅色教育、文化體驗與鄉村休閒于一體的綜合性目的地。今年國慶期間開放的真紅巷文旅街區通過非遺集市、漢服巡遊、潮流音樂會等活動,成功將紅色文化與現代消費需求相結合,每日吸引大量遊客,成為樂至文旅的新名片。距景區僅幾公里的“帥府糧倉”農文旅融合園區,則展現了紅色旅遊與鄉村振興的深度融合,讓遊客在可觸、可感、可品的體驗中感知陳毅元帥的革命精神與家國情懷。
臨空“天府藝谷”則展現出文旅融合的現代氣息。依託四川音樂學院成都美術學院的學術與創意資源優勢,這裡正成為藝術與旅遊交融的創新平臺,共同構建起“全季節、全客群、全産業鏈”的文旅新高地。資陽方特的開業,成功將遊客停留時間從“小時級”延長至“過夜型”。鄰近的紅碑藝谷文旅村通過校地合作模式,將傳統民居改造為特色餐吧、民宿和藝術畫廊,發展出餐飲民宿、農耕體驗等多元業態,構建起“藝術+鄉村”的共富藍圖。
四張名片如堅實支柱,共同串聯起資陽的過去與未來,支撐起資陽文旅發展的新格局。曾經“資陽有啥好耍的”之問,如今已有了豐富答案。

資陽方特國色春秋 供圖 資陽市融媒體中心
全域融合 繪就産業新圖景
以四大名片為支點,資陽正激發文旅産業的“聚變效應”,以一業興帶動百業旺,撬動全域全業態發展新格局。
今秋啟幕的“川超”賽事為資陽文商體旅融合發展提供了生動注腳。資陽中國牙谷隊出戰川南賽區,在與自貢、瀘州、宜賓、內江的交鋒中,不僅展現了體育競技的魅力,更促進了城市間的文化交流。
與此同時,資陽創新打造“觀賽+”融合矩陣,將綠茵賽場與城市文旅場景深度連結,持賽事門票的球迷不僅可暢享主城區70余家“必吃榜”商家的專屬優惠,還能在資陽藝雲數字藝術中心、安岳石窟數字展示中心等景點獲得特惠體驗。樂至燒烤、安岳米卷等非遺美食更借勢出圈,成為賽場外的“味覺焦點”,實現“一場球賽,帶火一座城”的引流效果。
體育賽事的引流效應與文旅資源的深度融合,正激發出“1+1>2”的倍增效應。

資陽好物亮相“川超”賽場 供圖 資陽市融媒體中心
立足當前,著眼長遠,資陽文旅産業發展藍圖清晰可見——以成都都市圈近郊遊目的地為抓手,助力打造“錦繡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著力做大做強文化旅遊業,推進特色旅遊城市建設,全面融入成德眉資1小時文旅經濟圈;到2027年,形成一批具有資陽特色和優勢的文旅融合業態,特色旅遊城市建設取得新成效,文旅産業加快成為戰略性支柱産業;到2030年,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更加健全,資陽文化影響力、旅遊吸引力、文旅産業競爭力顯著提升,成都都市圈近郊遊目的地建設取得重要突破。
基礎設施提升為文旅發展夯實根基。隨著“軌道上的資陽”加速駛來,成達萬高鐵、成渝中線高鐵等骨幹路網不斷完善,資陽與成都的“1小時通勤圈”更加便捷。軌道交通資陽線堪稱“文旅專線”,有效打通成資出遊“最後一公里”。
鄉村振興為文旅融合開拓新空間。在資陽方特和成都美院周邊的鄉村,特色民宿、大地藝術節等新業態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在安岳縣、樂至縣,村民將閒置農房改造為餐飲民宿,開發檸檬宴、桑葚茶等鄉土美食,實現“田園變公園、農房變客房、農産品變禮品”的美麗蝶變。

資陽特色菜“倣真檸檬慕斯” 供圖 資陽市融媒體中心
區域協同為文旅發展注入新動能。資陽積極融入成德眉資1小時文旅經濟圈,建立“聯票互通”“線路共推”等機制,在更大格局中謀劃文旅産業發展。這種“文旅+商業”的聯動模式既提升了遊客體驗,又帶動全産業鏈消費升級。
文脈綿長,賡續萬年薪火;活力迸發,激蕩時代新聲。
四張名片的精心打磨、全域業態的深度融合不僅重塑著資陽的城市形象,更在“文旅+”的無限可能中,為高品質發展注入持久動力。站在新起點,資陽正以更加從容的姿態,將文化自信書寫在錦繡大地,為“錦繡天府·安逸四川”貢獻獨具特色的資陽實踐。(文 方家雨 李好 張建)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