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波的越西幫扶之路:“組團式”幫扶 點亮山區職業教育之光
2025-11-04 16:57:4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鄧超責編:馮巧鳳

  在教育幫扶的漫漫征程中,有一些身影跨越山海,將知識與希望的種子播撒在需要的土地上,書寫著教育幫扶的動人篇章。四川省德陽市黃許職業高級中學校孫小波,便是這樣一位懷揣教育理想的踐行者。2022年9月,他從繁華都市來到大涼山深處的越西縣職業技術學校,以堅守為筆,以熱忱為墨,用平凡行動詮釋“組團式”幫扶的職業教育擔當。

  初到越西縣職業技術學校,孫小波便被眼前的現實所觸動:教學資源匱乏,家長對職業教育缺乏信心,學生基礎薄弱,課堂上常常是一片沉默。但他沒有退縮,而是用腳步丈量這片土地的職業教育需求——連續兩周泡在班級、宿舍,和學生擠在食堂吃飯,與學生們談心交流,了解他們的學習困難和內心需求;扎進教師辦公室,熟悉教學情況,探討教學方法,了解“教材與實際脫節”“實訓設備不足”等教學痛點。很快,他利用現有的教學場景,制定出一套適合當地學生的教學計劃。

  課堂革新:讓知識從“書本”走進“雙手”

  孫小波以生活化教學打破傳統課堂桎梏,將齒輪傳動、杠桿原理等抽象知識轉化為可觸摸的實踐,引導學生通過轉動自行車齒輪組,感受咬合力道,用硬紙板搭建起重機模型比拼承重能力。他將“公差配合”融入農機維修案例,用彈珠遊戲機解析機械奧秘,使晦澀術語變得鮮活,課堂也從沉悶筆記轉向熱烈討論,學生追問“齒數差異對轉速的影響”“支點位置與省力關係”,油污滿手的實操車間成為最受歡迎的“第二課堂”。

  2024年,他帶領的加工班創下2人超本科線、59人被“雙高”院校錄取的奇跡。看著孩子們喜悅地拿著錄取通知書,孫小波明白,教育從不是單向的灌輸,而是點燃篝火——用案例作火種,用實操當柴薪,讓知識的火苗在學生心裏越燒越旺,照亮他們的前路。

  專業築基: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

  孫小波以産業需求重構課程體系,帶領教師深入機械加工廠調研,回來後,通宵達旦分析行業報告,最終在原來傳統機械製造佔了大半的課程表上,新增“智慧製造基礎”“數控編程與倣真”等前沿課程,強調“倣真軟體練手比扳手擰螺絲更重要”。他推行車間教研模式,在年輕教師講解機械製圖時,他手持遊標卡尺現場出題:“加工直徑20毫米的軸,公差±0.02,實測是19.97,合格嗎?”倒逼教師將理論落地。備戰教學能力比賽時,他化身嚴苛總教練,深夜調試編程參數防“震刀”,轉身又為團隊送來熱盒飯。

  2023年,孫小波指導的學校機械學科教師首闖涼山州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教學能力大賽暨班主任能力比賽,榮獲三等獎。2024年,他帶領教師拿出“理實一體化”設計,再赴涼山州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教學能力大賽暨班主任能力比賽賽場,又捧回三等獎。從“零獲獎”到連續兩年100%獲獎,越西縣職業技術學校機械專業成了當地職教圈的“黑馬”。同行取經時,他笑指實訓車間:“哪有捷徑?不過是讓專業跟著産業走,老師跟著學生練,把細節都磨成經得起檢驗的活兒。”

  心向學子:既是嚴師更是“大哥”

  孫小波的課堂裏,總有一把磨亮的遊標卡尺和一沓寫滿號碼的便箋紙——前者是教學“神器”,後者藏著他對學生的牽掛。彝族學生木洛木呷第一次上實訓課,拿銼刀亂磨鐵塊,火星四處飛濺卻銼不出直角。孫小波二話沒説,拿出用了十年的銼刀,手腕輕轉,鐵屑簌簌落下,轉眼銼出方正鐵塊,並要求“銼不達標不許吃飯”,而這嚴厲背後,是默默分出自己的晚餐。以“嚴”聞名的孫老師,要求測量零件誤差超過0.1毫米,就重測10遍;編程少個字符,就留整組人重寫。但學生更記得,冬天實訓車間冷,他提前半小時預熱機床;有人買不起實訓服,他悄悄捐上一套。

  面對父母離異、遊戲成癮的少年阿木,孫小波卻從沒罵過他,而是蹲在網吧遞上熱包子,把他帶回宿舍與其談心交流,每天晚自習後都拽著阿木去實訓車間,從識圖紙到車零件,一點點兒教,讓阿木在“沒奔頭”的生活裏,通過學習機械,讓手上的活兒攥出希望。當阿木刻著“謝謝您”的齒輪挂在辦公桌旁,越來越多的“阿木”們在機床轟鳴中找到人生坐標。“車工既要車準零件,更要打磨人心”早已成為孫小波在越西支教的職教信念。

  跨校接力:讓幫扶的種子繼續生長

  “一個人的力量有限,兩校的合力才是長久之計。”孫小波清楚,山區職教不能僅靠自己“單打獨鬥”。他牽線搭橋,多次往返德陽與越西,推動兩校搭建起“雲端教研共同體”。3年來,12場專題培訓場場爆滿,黃許職中骨幹教師拆分解讀“教學能力比賽評分細則”,連PPT案例都標清“此處應插入學生實操視頻”;越西縣職業技術學校老師打開技能測評表,細數“山區孩子動手強但理論弱”等痛點,雙方彈幕常常聊到深夜。

  在孫小波的力促下,兩地職教交流不斷結出碩果。越西縣職業技術學校機械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測評合格率從65%升至98%;2024年,州級教學能力比賽,3個賽項全部獲獎,並斬獲1個二等獎,打破“最多三等獎”的魔咒。與此同時,學生的技能水準也實現質的飛躍,競賽成績從2022年長期墊底,到2024年擺脫落後局面,排名大幅躍升,展現出強勁的成長勢頭。在孫小波等“組團式”幫扶教師帶領下,越西縣職業技術學校的變化具體可感可及,曾迷茫的山區孩子,正握著精湛的技能走向更廣闊舞臺。正如孫小波所説:“教育的合力能讓每顆種子都有破土的力量。”

  教育幫扶是一場溫暖的接力,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如今,3年的“組團式”幫扶告一段落,但對孫小波而言並非終點。他勇擔時代使命,選擇繼續堅守在越西職教這片熱土,開啟新一輪“組團式”幫扶工作,為彝區的職業教育事業貢獻更多青春力量,讓更多的山區孩子通過職業教育改變命運,擁抱美好未來。(文 黃奕 駱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