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納溪:竹間爭鋒“編織”百億産業新藍圖
2025-11-04 10:41:2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鄧超責編:馮巧鳳

  10月30日,“中國特色竹鄉”瀘州市納溪區迎來一場竹藝盛事——2025年四川省竹藤師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暨竹工藝品展示交流活動在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拉開帷幕。本次大賽以“綠竹青藤·匠心蜀韻”為主題,吸引全省50余名竹藤技藝高手齊聚一堂,展開為期兩天的技藝切磋與文化展示。

瀘州納溪:竹間爭鋒“編織”百億産業新藍圖_fororder_圖為參賽選手正在製作竹編。--張玉龍-攝

參賽選手製作竹編 攝影 張玉龍

  賽場內,選手們神情專注,指尖竹篾翻飛,將傳統編織技法與現代創意設計相融合,在規定時間內創作出竹編畫、實用器具等多類作品。賽場外,納溪本土竹産業商戶紛紛設攤展銷,吸引遊客駐足體驗。“我們的竹編都是純手工製作,工藝精湛,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更多人了解納溪竹産品。”商戶陳玲説道。

  “這次全省大賽高手如雲,我能參加感到非常榮幸。我準備把傳統竹編技法和現代審美結合起來,創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作品,全力以赴,展示出自己的最高水準。”眉山參賽選手鄭霞表示。

  據悉,本次大賽聚焦《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中“竹藤師”職業標準,設置竹編理論培訓與考試、技藝實操競賽以及竹工藝品展示三大板塊。值得一提的是,大賽中,多名殘障選手的表現尤為動人。他們以竹為媒,以指尖為語,展現出非凡的專注與堅韌。

  “雖然我聽不到外界的聲音,但竹篾在指尖穿梭的觸感,就是我與世界對話的方式。”聽障選手劉羅琳通過手語表示,“我學竹編已經7年,參加這次大賽,我特別珍惜。我這次把全部熱愛融入作品,希望用作品説話,讓大家看到我的堅持。”她與多名選手一起用行動詮釋“匠心無界”的深刻內涵。

瀘州納溪:竹間爭鋒“編織”百億産業新藍圖_fororder_圖為部分參賽選手合照。--張玉龍-攝

頒獎現場 攝影 張玉龍

  經過激烈角逐,選手陳嵩憑藉精湛技藝與獨特創意斬獲一等獎,並獲得5000元獎金及“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推薦資格。魯冬勤獲二等獎,馬利群、何松穎、劉羅琳分獲三等獎,另有若干選手獲優勝獎。

  大賽不僅是技藝的競技場,更是竹産業成果的展示平臺。現場設置竹工藝品交流、非遺展演、林竹産品三大展區,共展出全省選送的103件(套)竹編畫等創意作品,並通過“線上+線下”方式,評選“最受歡迎竹工藝品”。油紙傘、竹雕等非遺傳承人現場展演,“網紅”同步直播,推動傳統技藝“破圈”傳播。

  “納溪竹産業具備資源豐富、非遺技藝深厚、技術體系完整等優勢,涵蓋竹傢具、竹編、竹雕、竹漿造紙等多類業態,為社會輸出大量竹編工藝人才,並建有西南首個竹産業博士工作站等,都成為本次大賽落戶納溪的重要基礎。”四川省林産聯合會秘書長孫應舟表示。

  瀘州市納溪區林業和竹業局副局長王良鷹介紹,納溪現有竹林96萬畝,竹産業從業人員超3萬人,年産值突破100億元,集群規模顯著。未來,納溪將持續推動“賽事效應”轉化為“産業效益”,讓“納溪竹編”等“以竹代塑”産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讓千年竹藝在新時代綻放奪目光彩。(文 張玉龍 丁俊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