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園中園”破題 成都武侯區的産業創新“智慧”
2025-11-13 15:42:3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鄧超責編:馮巧鳳

  《2025中國城市音樂産業發展指數研究報告》顯示,成都的音樂産業聚集指數、音樂原創活力指數等多項指標位居15座副省級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組第一。

  近年來,在成都“立園滿園”背景下,武侯區錨定版權、演藝、藝人經紀細分賽道,在成都音樂文創園內搭建“版權保護+原創孵化+産業協同”的“園中園”,讓該園區成為全國增長最快的音樂産業區域之一。

武侯風貌 供圖 成都市武侯區委宣傳部

  在武侯,以“園中園”激活産業動能的實踐,從未局限于單一賽道。從音樂文創到微波射頻,再到轉化醫學,武侯區圍繞不同産業稟賦,系統佈局一批專業型“園中園”,構建起“上下樓即上下游、小空間承載大生態”的發展格局,讓“抓園區”的實踐落地為“興産業”的實效。

玉林路民謠音樂季 供圖 成都市武侯區委宣傳部

  以樂“興”園 搭建“版權經濟”産業生態

  《2025中國城市音樂産業發展指數研究報告》顯示,成都在音樂産業聚集、音樂原創活力等多項指標中,位居同類城市第一。其中,武侯區音樂産業綜合實力評價從2024年的全國第5躍升至第2,音樂原創活力與文旅融合指數雙雙登頂全國第一,展現出其在音樂內容創作與産業跨界融合方面的領先優勢。

  依靠這一産業稟賦,武侯以“園中園”為抓手,以成都音樂文創園為核心載體,搭建“版權經濟”産業生態,推動音樂産業從物理聚集走向生態融合。

  這不僅是空間重構,更是發展思維的升級。成都音樂文創園通過精準定位和專業運營,將既有資源優勢轉化為細分領域的集群優勢和創新競爭力。

  2025年以來,為護航音樂文創産業健康發展,全國首個音樂文創知識産權保護中心落地園區。目前,園區已構建起覆蓋原創音樂創作、市場交易轉化、版權保護協同的全鏈條服務體系,並設立服務專班,全天候響應企業需求。

  2025年以來,多家知名音樂機構與藝人經紀公司相繼落戶成都音樂文創園,逐步在園區構建起“頭部引領—關聯集聚—服務配套”的産業鏈條。2025年前三季度,成都音樂文創園規模以上企業營收同比增長53.19%,成為全國音樂産業增長最快的區域之一。

  展望未來,成都音樂文創園將圍繞“人”和“作品”兩大核心,深化以版權經濟為核心、藝人經濟為支撐、演藝經濟為延伸的産業生態體系,為成都建設“國際音樂之都”提供硬核支撐。

武侯夜景 供圖 成都市武侯區委宣傳部

  科技“立”園 激活未來産業新動能

  在成都“立園滿園”行動的整體推動下,成都音樂文創園聚焦特色細分領域的園區建設邏輯,正同步延伸至未來産業新賽道。

  在未來産業的園區競速中,四川成都武侯經濟開發區(以下簡稱“武侯經開區”)獨闢蹊徑,憑藉大院大所的深厚科研積澱,選擇了一條聚焦細分領域、濃縮産業生態的發展道路。

  以武侯經開區微波射頻産業集群為例,這是全國唯一以微波射頻為主導産業的特色産業集群,産業綜合實力已躋身全國第一梯隊。

  武侯經開區以“鏈主引領”為主抓手,憑藉華日通訊的“龍頭效應”,招引30多家微波射頻産業鏈企業入駐華日大廈,形成“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的獨特樓宇生態,極大地壓縮創新協作成本,實現要素在最小空間內的高效配置。

  2025年3月,武侯經開區微波射頻科學城正式亮相,一個集産業服務、技術創新、中試孵化等功能于一身的“園中園”集群加速形成。目前,“科學城”已建成專業樓宇27個,2025年將新增約62萬平方米的高品質産業載體,為産業集群的能級躍升提供堅實支撐。

  武侯區的“科技立園”之路是一條以“鏈主”為引擎、以“樓宇”為載體的內生式發展路徑。它不依賴於大規模的土地與政策投入,而是通過激活本地資源、優化空間配置,實現産業生態的“精耕細作”,為都市型園區發展未來産業提供極具價值的“武侯樣本”。

  “開園”即“滿園” 打通生物醫藥轉化鏈

  如果説微波射頻科學城是搶佔未來産業的“先手棋”,那麼圍繞大健康産業打造的生物醫藥特色“園中園”,則是武侯區夯實支柱産業的關鍵佈局。

  武侯區依託華西醫院這一國家級醫療資源,已集聚大健康企業及機構超5300家,産業增加值佔全區GDP約11%,就資源密集度而言,不遜色于全國頭部大健康産業高地。

  更重要的是,武侯區圍繞華西醫院,構建起一套覆蓋“技術驗證—成果轉化—市場拓展”全流程的立體化醫療支撐體系,為打通“實驗室—臨床—市場”的轉化通路奠定基礎。

  産業生態與創新優勢也迅速轉化為區域招商的強勁動能。在9月于上海舉辦的轉化醫學專場推介會上,武侯區獨特的“園中園”集聚模式吸引長三角地區60余家生物醫藥企業的高度關注。

  截至2025年三季度,華西轉化醫學産業園已帶動武侯區集聚大健康領域國家級創新平臺16個、省部級創新平臺80個,大健康産業增加值達145.8億元,同比增長16%,園區牽頭的轉化醫學産業集群獲評四川省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

  下一步,武侯區將持續深化以華西“一校四院”為鏈主的引領作用,加快佈局更多功能型“園中園”,構建鏈式平臺體系。 

  縱觀武侯區的“立園滿園”實踐,並非簡單的園區數量擴張,而是走出了一條“資源適配産業、生態濃縮效能”的特色“園中園”路徑;立足音樂底蘊,便在文創園築就“版權經濟閉環”;依託大院大所,就在科學城打造“技術産業集群”;背靠華西資源,則在醫學園打通“臨床轉化鏈路”。

  這種“不貪大求全、只精準對焦”的思路讓每個“園中園”都成為産業增長的“微引擎”,共同構建起全域發展的“強生態”,最終讓“立園滿園”從行動部署變為經濟實效。(文 李響)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