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江隆昌古宇湖迎來首批越冬的紅嘴鷗,約90隻。據監測,自2025年10月以來,已有32種、約3萬隻冬候鳥飛抵此處棲息,生態環境持續向好讓這片人工湖泊成為候鳥遷徙途中的“溫馨驛站”。
紅嘴鷗 供圖 內江市融媒體中心
在古宇湖湖面,零星野鴨、小䴙䴘、白鷺等候鳥或嬉戲遊弋,或湖邊覓食,或空中盤旋,構成靈動的生態畫卷。
首批紅嘴鷗的到來,更吸引不少市民遊客專程前來。“今天看到朋友圈消息就立刻來了,拍到紅嘴鷗很開心!”遊客秦小林難掩興奮,直言古宇湖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希望更多人來感受這份美景。
候鳥的抵達時間與數量,是生態環境的“晴雨錶”。“今年首批紅嘴鷗比去年早到幾天,數量也穩中有增。”作為候鳥到來的第一見證者,隆昌市古宇廟水庫事務站工作人員周文波介紹,紅嘴鷗的提早到訪,讓大家真切感受到生態改善的積極成效。
隆昌古宇湖 供圖 內江市融媒體中心
據了解,古宇湖是20世紀70年代修建的人工中型湖泊,因湖中島嶼、半島眾多,成為歐亞大陸鳥類遷徙的重要通道和越冬地。每年秋末冬初,成千上萬隻候鳥會在此越冬,主要棲息于娃娃山、燕子崖、船形島、青蛙嘴等區域。隆昌市愛鳥養鳥協會會長王林遠呼籲大家文明觀鳥,不驚擾、不隨意投喂,讓候鳥安心棲息。
隨著生態持續優化,古宇湖棲息、繁育的鳥類數量逐年增加。據統計,2025年預計有70多種、約100萬隻候鳥在此過境或越冬,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鳥類青頭潛鴨、鳳頭鸊鷉等也在列。隨著氣溫降低,還將有更多從歐亞板塊經俄羅斯進入中國的候鳥飛抵。
目前,隆昌市古宇湖景區管委會與愛鳥養鳥協會已啟動全方位保護措施,在景區設置多個監測保護點,在湖面劃定禁航線,安排專人巡湖、實時監測候鳥動態,並統計鳥種與數量,為越冬候鳥打造安全、適宜的生態環境。(文 萬丹丹)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