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區“金改”向何處突破

2017-02-09 08:37:04|來源:解放日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在上海自貿試驗區的“三年答卷”中,金融,無疑是最具分量、最富有上海特色的改革試驗領域之一。

  三年來的上海自貿試驗區“金改答卷”,有哪些亮點,下一步“金改”又將如何深化推進,對此,本報記者採訪了上海市金融黨委書記、市金融辦主任鄭楊。

  金融開放創新初具規模

  記者:上海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備受關注,三年多來,在哪些領域的金融開放與創新最具價值和影響力?

  鄭楊: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三年多來,金融開放創新試點是重要內容。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上海市會同國家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在金融開放創新方面緊緊圍繞“三個始終堅持”,努力實現了“三個基本形成”:始終堅持金融制度創新是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的核心任務,基本形成了適應更加開放環境和有效防範風險的金融制度創新體系;始終堅持服務實體經濟是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的基本要求,基本形成了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提升金融服務水準的一批創新成果;始終堅持統籌協同推進是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的重要手段,基本形成了自貿試驗區與國家重大戰略聯動發展的格局。

  三年多來,上海自貿試驗區始終堅持金融制度創新是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的核心任務,建立了資本項目可兌換、利率市場化、金融市場開放、人民幣國際化等核心領域金融改革的先行先試機制,基本形成宏觀審慎和風險可控的金融監管體系,金融開放創新措施的系統集成已初具規模。

  金改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記者:當前中國經濟發展要避免“脫實向虛”,在此背景下,上海自貿試驗區金改過程中,如何思考“虛”“實”之間的關係?

  鄭楊: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在促進經濟發展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經過三年多的探索,上海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針對實體經濟的需求,進一步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不斷提升金融服務水準,努力探索新形勢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取得了積極成果。

  上海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始終堅持服務實體經濟轉型發展,加大對實體經濟的融資力度。自貿區掛牌三年多來,上海金融市場規模持續擴大,交易融資功能不斷提升,2014到2016年三年間,上海金融市場直接融資額共計約25萬億元,有力地支持了實體經濟轉型發展。

  上海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聚焦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建立了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等相關規則,簡化了區內企業境內外資金調撥的手續,大幅提升了跨國公司集團內資金的使用效率;外匯局上海市分局對“金改40條”中提到的外匯管理政策改革舉措進行了明確和細化,按照“區內優於區外”的政策導向,放寬對外債權債務管理。這些措施均極大便利了對外貿易投資。

  上海自貿試驗區注重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和水準。為有效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國家金融管理部門針對實體經濟需求,結合自貿試驗區金融制度創新,持續推進簡政放權,優化監管流程,進一步便利金融機構開展業務,切實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和水準。

  上海牢記作為全國改革開放“試驗田”的重要使命,將金融管理部門推進簡政放權,優化監管流程的經驗努力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創新成果,目前有20多項創新成果在全國範圍先後進行了複製推廣,在更大領域、更廣範圍服務全國經濟社會發展。

  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記者:上海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如何服務於國家戰略,如何與之形成聯動?

  鄭楊:上海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過程中,注重加強與國家重大戰略之間的聯動,主要是人民幣國際化戰略、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戰略、“一帶一路”戰略倡議以及上海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戰略,基本形成了聯動發展的格局。

  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戰略方面,上海自貿試驗區跨境人民幣業務的快速發展。截至2016年底,自貿試驗區累計發生人民幣境外借款約304.3億元,403家企業累計開展跨境人民幣雙向資金池業務收支總額為7704億元。

  自貿試驗區對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來説,是一個先行先試的重要機遇,一些難以在面上推廣的金融改革開放事項,可以結合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先行先試。

  上海自貿區試驗區金融改革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的平臺優勢,積極參與、主動服務“一帶一路”戰略建設;在與上海科創中心建設戰略聯動方面,支持科技金融在自貿試驗區先試先行,著力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水準

  記者:全球投資貿易格局正在發生新的變化,金融系統也面臨著新的挑戰與風險,上海自貿試驗區應該如何把握下階段的“金改”方向?

  鄭楊: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對上海自貿試驗區三年來工作成效給予充分肯定,並作出重要指示。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五大發展理念引領,把握基本定位,強化使命擔當,繼續解放思想、勇於突破、當好標杆,對照最高標準、查找短板弱項,研究明確下一階段的重點目標任務,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繼續為全國金融改革開放、金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

  當前,深化上海自貿試驗區金融開放創新,要做好“三個對標”,即:一要對標建設開放度最高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進一步深化自貿試驗區金融開放創新試點,不斷提升金融服務貿易投資便利化水準;二要對標國家戰略和金融改革開放總體部署,響應“一帶一路”戰略倡議,支持“長江經濟帶”建設,服務人民幣國際化戰略,加強與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聯動,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功能。三要對標2020年基本建成國際金融中心的目標,加強與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聯動,加快形成更加開放高效的金融市場體系,不斷提升金融市場配置境內外資源的能力。

  面對新趨勢、新目標,下一階段,上海自貿試驗區金融開放創新將緊緊圍繞以下四個方面力爭取得新的突破。第一,以金融市場體系建設為核心,進一步提高輻射力和全球影響力;第二,以推動資本項目可兌換為重點,進一步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步伐;第三,以金融服務業負面清單為抓手,進一步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水準;第四,以綜合監管平臺為載體,進一步加強金融風險防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