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家庭醫生不只量血壓 要探索“治未病”新模式

2017-04-06 11:39:13|來源:解放日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對家庭醫生提出新要求:完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面建立成熟完善的分級診療制度,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急慢分治的合理就醫秩序。

  上海自2011年起探索實行家庭醫生簽約制,目前本市有近5000名家庭醫生,家庭醫生制度已覆蓋至申城所有社區,承擔起居民健康“守門人”的重任。其中,“1+1+1”簽約(居民可自願簽約1名社區家庭醫生、1家區級醫院與1家市級醫院)近140萬人,開具延伸處方近15萬張。

  家庭醫生角色也在悄然發生變化。除管理老年人慢病外,還引導全人群改善生活方式,以“治未病”維護健康……探索新模式、新渠道呵護廣大居民健康。

  本報記者選取了本市幾個“家庭醫生新角色”典型案例,期望他們的經驗可以推廣,讓更多市民獲得更全面的健康服務。

  市民如何找到身邊的家庭醫生

  問:如何提出簽約服務需求?

  答:在上海,市民可就近前往戶籍地或居住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出簽約服務需求。一般來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會根據居民所住的具體地址推薦家庭醫生,如果市民對中心某位家庭醫生特別信任,也可直接點名要求籤約。簽約是免費的。

  現階段,上海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正在推廣“1+1+1”醫療機構組合簽約,即市民自願選擇一名家庭醫生簽約的基礎上,可以在全市範圍內再選擇一家區級醫療機構與一家市級醫療機構簽約,從而形成“1+1+1”醫療機構組合簽約。簽約後居民可以在“1+1+1”內任何一家醫療機構就診,到“1+1+1”醫療機構之外就診時,如果通過家庭醫生或簽約醫療機構轉診,可以享受一系列優惠政策。

  目前,全市已有超過9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1+1+1“簽約服務,今年,“1+1+1”簽約試點將覆蓋上海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如果市民對簽約有任何問題,可直接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諮詢。

  問:簽約可以享受哪些服務?

  答:現階段,從全市統一政策來看,與家庭醫生“1+1+1”簽約後,居民可享受到以下優惠服務:

  一是由家庭醫生對簽約居民的健康狀況進行評估,幫助簽約居民明確主要健康需求,並制定實施有針對性的健康管理方案;

  二是提供基本診療、社區康復與護理等服務,為預約的簽約居民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優先就診服務;

  三是對簽約居民優先轉診至上級醫療機構,試點期間市級醫療機構將預留1/2的門診預約號源,在開放預約期的前1/2時段,優先向家庭醫生與簽約居民開放,確保通過家庭醫生轉診的簽約居民優先獲得上級醫療機構專科資源;

  四是利用多種途徑(健康諮詢熱線、網絡諮詢平臺等)向簽約居民提供健康諮詢服務;

  五是為簽約居民提供更便捷配藥政策。一方面,對簽約且納入家庭醫生慢病管理的患者,可單次滿足所有品種治療性藥物1-2個月的用量,增加慢病居民單次配藥量,另一方面對經家庭醫生轉診,在上級醫療機構就診後回社區的簽約居民,家庭醫生可延續上級醫療機構長期用藥醫囑,開具與上級醫療機構相同的藥品,並由第三方藥品供應鏈配送;

  六是對確有需求並符合要求的簽約居民,優先建立家庭病床;

  七是協助簽約居民開展醫療費用管理,幫助簽約居民合理控制醫療費用。

  總之,簽約後,居民相當於多了一個“醫生朋友”和“健康顧問”,遇到健康問題可以尋求幫助;家庭醫生可以為簽約居民熱心解答、出謀劃策,並直接提供服務或轉往其他醫療機構。(市衛計委提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