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花》在第三個國家安全教育日上演

2018-04-17 09:24:26|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復旦原創短劇《海上花》在第三個國家安全教育日上演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圖説:復旦劇社原創短劇《海上花》上演 官方圖

       在南海海域海上閱兵舉世矚目之際,恰逢昨天(4月15日)是第三個國家安全教育日。復旦劇社原創短劇《海上花》在相輝堂上演,講述大學生士兵的軍旅情和中國夢。

     “我們通過這齣戲,想告訴大家,可能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穿上軍裝,但我們要學習軍人的精神。”該劇的創作者、復旦劇社的指導老師周濤説,“每個人要堅守好自己的崗位,學生們在學校好好學習,以後也可以在自己的戰線上保衛祖國。”

       保衛祖國,男女平等

       《海上花》(以下簡稱為《海》)改編自周濤2013年創作的話劇《天之驕子》(以下簡稱為《天》)其中的一個橋段。《天》劇的主線是一個男孩,大學期間入伍,分配到了航母上,因為從前軍事機密的關係,他並不知道父親就是航母的艦長,因此在入伍之前,父子之間有點積怨。當父子在軍艦上相見後,父親正準備冒著生命危險試飛新型飛機,兒子為父親做甲板導航,最終父親平安歸來。兒子長大了,兩個男人,互敬軍禮。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圖説:復旦劇社原創短劇《海上花》劇照 官方圖

       相較傳統軍旅題材中的熱血男兒,《海》則截取了《天》中地勤組的一個女兵的故事。也是大學生入伍,女孩是那個組中唯一的女兵。在一次考核中,女兵因為例假,身體不適,不慎在甲板上弄丟了手電筒。頭頂上飛的是艦載機,腳底下踩的是戰術導彈,航空母艦上容不得一點馬虎。“今天要是出了一丁點事,失去的將不只是全體航母艦員的生命,而是整個航空母艦,是這移動的27畝國家領土!”舞臺上,中隊長嚴厲斥責著不慎丟了手電筒的女兵,並因此將全隊的成績評定為“不通過”。最終,女兵從中明白了軍人的職責,刻苦訓練,成為了一名合格的士兵。

       李悅玥,是復旦微電子學院2016級本科生,這次的女兵一角由她飾演。李悅玥的爺爺和外公都曾是軍人,對於軍人“根深蒂固”的紀律性,她深有體會,“你先是一名軍人,再是一名女生。”李悅玥説,當她成為了一名軍人,才真正理解了“嚴守紀律”和“服從命令”的意義。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圖説:《海上花》中的女兵角色 官方圖

       愛護國徽 克服困難

       説來有趣,對創作者而言,寫好一齣軍旅題材的故事,必須要深入生活。可是劇中的航母,是國之重器,軍事機密。“究竟航母上什麼樣,我們誰也沒有上去過,就只能憑想像了。我們就參照一些影視作品,也查了一些外國的資料。好在觀眾也沒有上去過!”周濤笑著説。

       這齣戲,從2013年誕生至今,劇社的同學換了一撥又一撥,主演也換了幾輪。不過,只要每一次劇社聯排這齣戲,周濤都會對同學們提出一個特殊的要求:要保持人民幣的平整、乾淨。“因為人民幣上有國徽,在軍隊裏面,國徽就像烙印一樣戴在帽子上,也刻在心裏。”在他看來,對於軍人來説,國徽、國旗和國家領土都有著無比崇高的意義。將這樣的意識投入到《海上花》的創作中,他説:“保衛航空母艦就是保衛國家的領土!”周濤説。劇社裏的同學們,來自各個院係不同專業,“我告訴他們,我們排練的磨合過程,就像航母上也是由各個工種分工明確,聯合作戰的。”周濤説,“在演戲中克服困難,默契配合,也是一次學習軍旅精神的實踐。”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圖説:復旦劇社原創短劇《海上花》上演 官方圖

       堅守崗位 目光如炬

       這次的演出中,舞臺上還真有一位大學生士兵。劉向昆,飾演後勤組中一位男兵,他曾于2015年9月份入伍,退伍回歸校園後,他也再一次回到舞臺,“又當了一次兵”。

      “我發現,劉向昆當兵前後變化很大,人更成熟了。”周濤説,“入伍前,大學生的眼睛都是明眸善睞的那種樣子,當劉向昆退伍回來後,我發現他的眼神更加堅毅。我想可能和他當的兵種有關,雷達工作,讓他的眼神就像山貓一樣,時刻警惕著。”

       當然,舞臺上的同學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和劉向昆一樣,穿一次軍裝。周濤認為,戲劇的教育意義不是白話式的,而是在精神層面上所産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通過這齣戲,想告訴大家,可能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穿上軍裝,但我們要學習軍人的精神。每個人要堅守好自己的崗位,學生們在學校好好學習,以後也可以在自己的戰線上保衛祖國。”

        謝幕後,李悅玥也深有感觸,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每個人都對國家有熱愛有使命感,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國家的安全才會有保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