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店小二”般服務解決民企成長煩惱

2018-12-05 09:02:09|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店小二”般服務解決民企成長煩惱

  智慧駕駛,當下汽車行業和互聯網行業競相追逐的焦點。可是當一家高科技企業想把“智慧駕駛”寫進企業名稱時,卻犯了難。因為工商部門的核名系統中,“行業表述”一項只能選擇較寬泛的“智慧科技”,卻沒有“智慧駕駛”這個選項。

  隨著科技發展,新産業、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政府部門的管理服務往往相對滯後。註冊資本1000萬元的上海幾何夥伴智慧駕駛有限公司就曾遇到這樣的問題。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在走訪調研中了解到企業的需求,經過積極協調溝通,幫助企業將“智慧駕駛”這一新興行業表述放入企業名稱,也為後續此類公司的設立開了先例。

  受到上海各級黨政部門“店小二”般服務的,可不止“幾何夥伴”一家。最近,上海各區各部門深入民企和中小企業開展專項調研,千方百計為企業排憂解難,讓他們能夠心無旁騖謀發展。

  為新興行業“量身定制”服務

  “幾何夥伴”註冊在上海自貿區金橋片區,是一家致力於汽車自動駕駛産品、系統、服務研發、製造和銷售的高科技企業,未來的目標是成為自動駕駛領域的獨角獸企業。

  了解企業需求後,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通過“事前指導、事仲介入、事後跟蹤”全流程服務,不僅解決了企業核名問題,還解決了經營範圍難題。在申報經營範圍時,“幾何夥伴”想寫上人工智能基礎軟體開發、人工智能通用應用系統等彰顯自身特色的內容,但工商登記的範圍只有“智慧科技”這一大類。“對一些企業來説,經營範圍泛化一些會更方便,但在行業細分領域,‘精’‘細’可能更顯示其水準。”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此,市場監管部門專門為這家企業量身定制了符合行業要求的經營範圍,最大限度體現行業特色。

  此外,浦東市場監管部門還安排專人與企業對接,召集區商務委、金橋管委會等部門開了兩次專題協調會,解決企業登記註冊中遇到的場地、外資備案等一系列難題。有賴於政府部門的貼心服務,“幾何夥伴”把申報材料交齊後,一天內就拿到了營業執照。最近,企業已開始正常運轉。

  在企業服務方面,市經信委依託各類實體服務機構,各項服務正在向品牌化、系列化發展。項目主要有重點培育數千家“專精特新”企業、服務萬家小微和“雙創”企業的“千家萬戶”企業服務計劃,千家百億信用擔保融資計劃,中小企業品質提升計劃,百家中小企業改制上市行動,“1100”志願服務工程,企業領軍人才培訓專項工程等。

  推動解決融資難題

  市委統戰部聯合市工商聯最近頻繁開展民企走訪調研,詳細了解了民企發展情況,關心企業在經營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在多個區的走訪調研中,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趙福禧時常聽民營企業家提到企業融資、市場準入、勞動用工等熱點問題。趙福禧説,市工商聯將進一步發揮橋梁紐帶和助手作用,積極梳理問題、匯總建議,向有關領導和部門及時反映,努力推動各項政策的落地落實,不斷增強民營企業的獲得感。

  融資問題是許多民營企業的共性問題。最近,浦東新區金融局牽頭,會同上海證券交易所、上海證監局以及新區多個部門“組團”向科創企業問需問計。有企業提出,“員工持股”是科技類企業留住核心人才的有效方法,但轉股會産生較大費用,希望適當降低轉股費用。 下轉◆2版(上接第1版)還有企業提出,希望相關部門幫助中小科技創新企業對接科技金融、風險投資、投貸聯動等各類投融資服務。

  針對調研過程中,中小企業普遍反映的融資貴、融資難問題,嘉定區通過建立完善政企銀互動“三大平臺”,助力企業破解難題。借助産融合作服務大數據平臺,實現企業融資需求發佈、金融機構産品發佈、信用查詢評價等功能,縮短産融對接週期,提高對接效率,成立集“評估、質押、融資、處置”于一體的“知更鳥”知識産權銀行服務平臺,幫助小微企業利用專利、版權、商標等知識産權融資。目前已有5家企業融資成功,貸款額900萬元,還有10家企業正在商洽中。嘉定區還與銀行開展技改融資合作,設立技術改造專項貸款項目,滿足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提升産業發展新活力。

  探索固化走訪機制

  “不同的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必然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和困難。在實地調研中,我明顯感受到了這一點。”嘉定區委副書記、區長陸方舟説,只有對準了路子才能幫企業解“燃眉之急”。我們要善於換位思考,從企業角度出發,把政府眼中的“多件事”整合為企業眼中的“一件事”,並用通俗的話表現出來,比如建廠房、開藥店、辦産證等,實現流程內部流轉、企業一窗到位,有效提升企業感受度和滿意度。

  一些企業面臨“成長的煩惱”。德國科世達集團亞洲總部坐落在嘉定區安亭鎮,因長遠發展規劃需要,公司急需建設總部大樓、研發中心和新工廠。公司本想在現辦公地址西側拿地發展,卻碰到用地“紅線”。

  嘉定區領導多次到科世達公司現場調研,進行專題研究,爭取市級政策支持。相關部門對原供地方案進行了調整,最終在各單位配合下,項目涉及的企業搬遷、廠房代建、勞動力安置、搬遷費用補償等事宜均妥善解決,目前項目已經動工,預計明年9月投入使用。

  各區各部門還探索將走訪企業的機制固化。浦東新區在深入大調研的基礎上,率先制定併發布《重點企業服務專員工作機制》,設立“一對一”服務專員,開闢服務直通車,為企業從設立到成長、從發展到壯大的全生命週期提供服務,確保企業提出的合理訴求能夠及時、有效得到解決。嘉定區開發建設“嘉定人才服務小管家”微信平臺,為人才提供全方位的區域動態、政策諮詢、活動信息、公示公告等信息,開發精英人才俱樂部、精英人才服務卡、嘉定人才林等功能模組,搭建便捷式的人才辦事通道。為各類人才配備服務專員,在人才創新創業、社會公共服務、個性化服務方面提供全面保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