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半版報道西鹹新區這件事
2020-04-02 15:15:36來源:中國網編輯:王菲責編:石麗敏

  4月2日,光明日報刊發報道《打通大動脈 暢通微循環——陜西西鹹新區復産復能全力推動經濟社會有序發展》。

  在陜西省西鹹新區空港新城東航維修機庫,一架來自柬埔寨瀾湄航空的空客A321客機正在進行8C檢修。這是陜西首例幹線飛機進境維修業務。

  距此不遠,位於西鹹新區灃東新城的西安西開精密鑄造有限責任公司的重要産品被送上了發往柬埔寨、希臘等國的航船。

  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在陜西西鹹新區復工復産的企業紛紛放開手腳,奮力追趕進度,為區域發展按下“快進鍵”,為了幫助企業儘快復産復能,西鹹新區從防疫物資、金融扶持、人力資源、減輕負擔等方面全方位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打通物流堵點

  暢通企業生産“微循環”

  3月12日,陜西同力重工“非公路自卸車及全路面礦用車製造基地”在西鹹新區灃東新城開工建設。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國內最大的非公路自卸車生産基地。

  一個月以前,同力重工副總經理薛曉強還在發愁。“這個行業的旺季在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如果不能及時復工,錯過春季可能就錯過了全年最重要的發展時機。我們不能再等下去了。”了解到企業的情況後,灃東新城管委會迅速辦好復工手續,復工前,還免費為所有復工員工進行了核酸檢測。2月17日,企業復工。

  以“一刻不能停、一步不能錯、一天不能誤”的緊迫感,西鹹新區在確保疫情防控萬無一失的前提下,率先加快安全有序復工復産,努力“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遭受的損失補回來,把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充分釋放出來”,發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對此,西鹹新區入區企業西安西開精密鑄造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韓西平深有感觸。該企業正式復工後,僅用了4天,計劃交付海外的重要産品就被送上了發往柬埔寨、希臘等國的航船。“灃東新城管委會不僅指導我們安全順利復工,還主動幫我們協調辦理好了物流運輸通行手續,讓我們趕上了既定的船期,也幫助我們企業守住了國際交流合作的信譽,真是太感謝他們了!”韓西平説。

  放開交通管制,確保人流、物流暢通,這一切的背後,是西鹹新區263名副處級以上駐企聯絡員打通企業復工“堵點”、暢通生産“大動脈”的成果。讓生産原料進得來,産品出得去,趕得上工期,搶得到市場,聯絡員們順利為企業實現發展“微循環”,為發展贏得時間。

  據了解,聯絡員的主要職責是指導扶助企業落實各項防疫要求和措施,協調解決企業復工復産中存在的各類産業鏈修復問題。大到資金、物流難題,小到口罩、消殺物資的供給,駐企聯絡員們“有求必應”,想方設法為企業解難題,助力企業恢復正常生産。

  西鹹新區涇河新城改革創新發展局副局長萬元是陜西法士特沃克齒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法士特沃克公司)的駐廠聯絡員。復工前,企業缺少消毒水,萬元幫忙聯繫區內酒精和消毒水生産企業,為法士特沃克公司備齊消殺物資。企業測溫槍不足,涇河新城管委會為他們送來防護服和測溫槍。為了消除防疫死角,萬元聯繫防疫人員對該企業廠區防疫細節進行指導。

  作為法士特集團傳動部件的主要配套廠家,法士特沃克公司今年要衝擊10億元的産值。“原計劃正月初二就開工,2月要完成7000萬元的産值。受疫情影響,開工時間推後,但在新城管委會的支持下,從2月11日起,法士特沃克公司已經實現70%的人員復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我們儘量把耽誤的時間追回來。”法士特沃克公司董事長高勃説。

  發展的腳步並沒有因疫情而中斷,新的生機在企業和政府的努力下正在萌發。截至3月11日,西鹹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208家,復工率100%。有資質的建築業企業、房地産開發經營業企業復工率均達到了100%。西鹹新區管委會主任、疫情防控指揮部指揮長康軍表示,新區將進一步強化政策支持、加大金融服務力度,積極解決企業復工復産中遇到的各類實際困難。

  解決用工難點

  穩住企業發展“底盤”

  “我們至少要再增加150人,才能實現正常生産節奏。”當記者詢問企業復工復産中遇到的困難,陜西涇河好邦食品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副總經理姚建楠這樣説。

  位於陜西省西鹹新區涇河新城的陜西涇河好邦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白羽肉雞食品加工企業,供應的雞肉産品約佔西安市場總需求量的70%。2月9日復工後,由於受到疫情影響,工人一時無法全員返工。

  “當了解到企業的困難後,我們馬上就想辦法,希望幫助企業儘快達産達效。”西鹹新區涇河新城人社民政局副局長王莉説,越是在困難的時候,就越是要為企業雪中送炭,當好他們的“貼心人”。

  經過調研後發現,涇河新城缺少的大都為普通工人。針對這一情況,涇河新城著力從本地用工著手,讓群眾就近就業,切實解決企業復工復産中遇到的困難。很快,新城、街鎮、村組、企業四級聯動機制的用工服務隊就成立起來了。

  “我們通過用工服務隊,一方面及時掌握企業的用工需求,另一方面引導群眾積極就業。”王莉説,四支用工服務隊分別對接四個街鎮,通過微信工作群,每條企業用工信息都能第一時間傳遞到各村組的微信群中,方便群眾選擇就業。此外,他們還在各村組懸挂橫幅、張貼海報,推動群眾積極應聘。僅2月23日一天,涇河新城各用工單位就接收了500余次簡歷投遞,近200名求職者在求職大廳留下簡歷。

  “在村小組的微信群裏看到這裡招人後,我就向村上申請,第二天就來辦手續上崗了。”涇河新城涇幹街道西關村村民鄭凱對記者説,經過嚴格的衛生檢疫和職業培訓後,他已經可以熟練地完成雞肉包裝工作了。據統計,目前在該公司就業的本地職工已達108人,有效緩解了企業“用工荒”。

  在涇河新城的全力保障下,企業積極復工復産,雞肉産品經檢驗合格後源源不斷地向市場供應,滿足市場需求。“有了政府的貼心幫助,我們非常有信心。”姚建楠的眉頭舒展開了。

  像陜西涇河好邦食品有限公司一樣安心生産的企業在西鹹新區還有很多。

  2月26日,在灃西新城創新港中學項目工作的西安高陵人聶太楊,乘坐灃西新城特意安排的“點對點”返崗直通車,返回項目工地。

  而在秦漢新城寶能新能源汽車項目做裝修業務的江蘇人顧朝文,則在項目部的報銷機票、“點對點”接機服務下,2月23日順利從江蘇返回項目工地。

  面對返崗工人日益增多,西鹹新區組織檢測機構上門服務,為企業中西安、咸陽、西鹹新區以外返崗人員進行免費核酸檢測。同時,為了幫助人員返崗,西鹹新區推出員工返崗交通補助:對於3月15日前返崗的員工,按照省內返崗員工200元/人、省外返崗員工300元/人的標準給予企業員工返崗交通補貼,減輕企業人員短缺壓力。

  復工給返崗的工人們帶來一份安心。“項目上每天都給宿舍、食堂消毒,每天兩次測體溫,也給我們發了口罩等,領導經常來問我們有什麼需求,幫我們解決吃飯等問題,很週到。”聶太楊説。

  加大金融支持

  為企業加速發展賦能

圖片3

  2月28日14時,西鹹新區市場服務與監督管理局市場專員唐文珍作為駐企幹部,來到灃東新城入區企業陜西海天制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天制藥),送來“真金白銀”的政策“大禮包”,解決企業復工復産中遇到的困難。

  海天制藥是一家集藥品研發、生産和銷售于一體的現代化高新技術企業。但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資金週轉上存在壓力。“跟往年同期相比,物流成本提高了一倍多,這將直接影響到我們的生産。”海天制藥副總經理王昭強表示。

  “對於年産值5億元以上的工業企業,給予10萬元防疫物資補貼。”唐文珍告訴王昭強。面對企業復産中遇到的困難,唐文珍馬上聯繫相關部門,加速政策兌現。當天下午,這筆補貼就到了海天制藥的賬上。

  在距離海天制藥不遠處,位於灃東新城的西安國聯品質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聯質檢)也感受到了資金壓力。作為第三方檢測機構,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聯質檢為疫情防控中的口罩、防護服、消殺産品及環境衛生提供免費檢測服務。“受疫情影響,公司的其他業務暫緩,公司經營存在一定的資金壓力。”該企業董事會秘書汪浩説。

  在了解到國聯質檢的融資需求後,西鹹新區第一時間通過線上方式與企業和銀行洽談方案,為企業量身定做了純知識産權質押的科技金融貸融資方案,併為其提供擔保。通過信息化管理系統使項目高效審批,僅用兩天時間,該筆業務就成功獲批。

  “10天后,浦發銀行為國聯質檢的融資擔保貸款800萬元就已經發放,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西鹹新區融資擔保有限公司風險總監滑全民説。

  在西鹹新區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的精準服務下,轄區內3家公司共獲得1350萬元的信用貸款,解決了流動資金不足問題,為企業支援抗疫一線的工作注入了一支“強心劑”。

  非常時期必須行非常之策。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財政資金保障,西鹹新區財政緊急出臺疫情防控經費保障應急方案,撥付專項資金5373萬元,簡化物資採購審批手續,保障用於疫情防控及醫療救治等各類物資的及時供應,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為降低企業防疫資金負擔,西鹹新區對於年産值5億元以上工業企業、年産值1億元以上工業企業及其他規上工業企業,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1萬元防疫物資補貼。

  一邊抓防疫、促復工有條不紊,另一邊招商引資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為區域發展注入新動力。

  3月5日,總投資133億元的陜西鐵路物流集團項目落戶西鹹新區,5年後預計實現累計營業收入超1400億元。

  3月12日,陜西同力重工“非公路自卸車及全路面礦用車製造基地”在西鹹新區開工建設,項目建成後年産值將超50億元,成為國內最大的非公路自卸車生産基地。

  3月13日,喜馬拉雅互聯網文創中心項目簽約落戶西鹹新區,將進一步促進新區“互聯網+文化産業”發展。

  此外,綠地智創金融谷項目、西部“一帶一路”醫藥國際商務中心項目、中國電信陜西數據中心二期項目、中國西部先進核能技術研究院項目等一批項目以“屏對屏”的方式相繼簽約落地。

  無論是打通物流堵點、解決用工難題,還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都是西鹹新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實招、真招。在推動企業復産復工中,全面推行“六個一”舉措,即組建一支隊伍,發動幹部有所作為;建立一套機制,駐企幫扶落到實處;推出一組政策,讓企業充分享受政策紅利;轉換一個角色,“店小二”上門服務;推廣一個平臺,“互聯網+政務”服務不間斷;守住一條紅線,堅持特殊時期“有所不為”,多措並舉對企業提供“點對點”精準幫扶,解決復産復工中遇到的各類實際困難,積極打造營商環境“西鹹品牌”,助力企業項目加速復工復産,實現區域經濟有序平穩健康發展。(西鹹新區融媒體中心)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