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區:以項目為抓手謀突破 以産業為核心促發展
2021-07-23 17:22:54來源:中國日報網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近日,比亞迪電子增産擴能項目已建成投産,高端智慧終端産業園項目部分産線已完成設備安裝調試;法士特年産20萬台S變速器智慧工廠項目一期工程已經完工,將於9月底完成設備安裝調試並實現投産……6月底,一批重點産業項目竣工,為西安高新區“5561”現代産業體系再添生力軍。

  從一次次招商引資,到一個個大項目開工竣工,産業項目的建設投産持續為西安高新區實體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以産促城,以城興産”效應正在顯現。

西安高新區:以項目為抓手謀突破 以産業為核心促發展

  夯實發展之基 聚焦産業鏈抓項目

  當前,西安高新區正在加快構建以光電子信息、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汽車、新材料新能源等特色主導産業為支撐的現代産業體系,大量資金、技術和人才加速聚集,産業集聚效應充分顯現。

  以光電子信息産業為例,西安高新區聚集了三星、美光、華為、奕斯偉、紫光國芯等龍頭企業,形成了集材料、設備、設計、製造、封測、應用為一體的完整半導體産業鏈,2020年産值超過2700億元,産業規模躍升中西部第一;在汽車産業領域,西安高新區初步形成包括“三電核心部件、零部件加工、整車製造、充換電設備研發製造及後期服務”等産業鏈,2020年汽車産業産值已達795億元,成為排在電子信息産業之後的第二大主導優勢産業。

  盤點近期的産業項目,更可感知西安高新區充沛産業活力——

  比亞迪增産擴能及研發中心項目進一步帶動陜西省、西安市電子信息産業上下游發展,中航富士達産業基地項目將進一步夯實高新技術産業實力,安和物流園項目建成後將成西北地區最大的綜合性物流集散中心,法士特年産20萬台S變速器智慧工廠項目、高科建材新材料産業園項目等將為地區經濟貢獻新的增長點……

西安高新區:以項目為抓手謀突破 以産業為核心促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高新區還緊抓陜西省實施光子産業“追光計劃”的重要機遇,打造了光子産業系列項目,包括光機所精密智造裝備可靠性分析測試平臺、飛秒鐳射精密智造裝備産業化等一批前沿科技項目。

  産業項目作為一方發展的基石,為西安高新區經濟增長提供有力支撐。今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區預計實現規上工業總産值1375億元,同比增長25%,高技術産業産值同比增長27.4%。

  激活發展動能 緊盯硬科技促創新

  近年來,西安高新區不斷加大創新平臺建設的投入和力度,緊盯硬科技提升創新水準、加速成果轉化,激活産業動能,賦能區域發展。

  西安高新區創新校院所地融合發展機制,與西安光機所建立了硬科技新型研發機構,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共建一批産業大平臺,持續以科技創新培育激發源源活力。

  這其中,正在建設中的秦創原積體電路産業加速器項目備受各界關注。作為校地融合發展的高品質創新平臺、秦創原電子信息産業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承載地,秦創原積體電路産業加速器項目將打通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創新創業與金融支持緊密對接、科研人員成長為企業家的通道,為省市經濟發展做出有力支撐。

  搭建産業轉化平臺和載體的同時,西安高新區亦不忘出臺相應政策,打造科技創新的沃土。今年年初,西安高新區出臺“科創九條”,每年安排10億元專項資金,用於獎勵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化、新産品開發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用真金白銀支持企業開展自主創新,在科創企業中引起強烈反響。

  一直以來,西安高新區始終把打造最優創新生態作為“發展高科技、實現産業化”的關鍵,率先構建了從研發到孵化、再到産業化的全鏈條式科創體系,聚集高等院校12所、科研院所49家,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和企業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311個(其中國家級44個),新型研發機構186家,2020年完成技術合同交易額568億元,佔全省1/3以上。

  借助充沛的科創資源,未來發展中,西安高新區還將持續聚焦科技創新培育,爭創秦創原大平臺的使命踐行區、核心引擎區、示範樣板區,為秦創原大平臺建好策源高地、當好開路先鋒、提供實踐範例。

  強化專業承載 加速聚資源升能級

  在佈局産業鏈、創新鏈的同時,西安高新區前瞻未來,著力打造多個項目承載片區,加速高端優質資源落地,推動企業機構和創新資源不斷集聚,構建起更完整、更高效的産業發展鏈條和多層次生態,推動區域發展能級躍升。

西安高新區:以項目為抓手謀突破 以産業為核心促發展

  西安軟體園(軟體新城)作為西安高新區重要承載片區,聚集了華為西研所、阿裡巴巴、科大訊飛、騰訊、交叉信息核心研究院、易點天下等知名企業,海康威視、大華、華勤、和利時、諾瓦電子生産基地等一批産業項目正在全力加快建設。截止2020年底,西安高新區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總收入3700億元,聚集世界500強企業36家,中國軟體百強企業47家,上市上櫃企業40家,萬人以上企業3家,收入過億企業148家。

西安高新區:以項目為抓手謀突破 以産業為核心促發展

  此外,西安高新綜合保稅區作為陜西省、西安市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手續最簡化的特殊監管區域,自2006年封關運行至今,已累計引進外資超過280億美元,聚集了近80家外資企業。目前,西安高新綜合保稅區以三星、美光等大項目為龍頭,形成了以電子信息和高端裝備為主導,國際物流和服務貿易為支撐的産業佈局。在西安高新綜合保稅區的助力下,2020年,西安高新區實現進出口總額2765億元,全省佔比73%。

  今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區又重磅發佈了一個新的承載片區規劃——絲路科學城。據介紹,絲路科學城由中央創新區、生態文創區和硬科技産業區三個片區組成,聚集了十個各具特色的産業組團,形成“一城三區十組團”的總體空間格局。西安高新區將舉全區之力、集全國之智、聚全球資源,高起點、高標準、高水準規劃建設絲路科學城,力爭“一年見雛形、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規模、十年立新城”。

  6月15日,絲路科學城片區系列項目全面拉開建設序幕。其中,現代導航産業基地二期等産業類項目將圍繞“産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佈局産業鏈”,構建“雙鏈融合”的産業生態,助力高新區打造萬億級産業大平臺。而上文中提到的秦創原積體電路産業加速器等項目都位於此。伴隨著一批又一批重量級産業項目的加速落地,規劃面積達220平方公里絲路科學城正從藍圖一步步變成現實,一副産城融合發展的新時代畫卷正徐徐展開。(中國日報陜西記者站)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