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絲吊金瓜 山西襄垣手工掛麵湯
山西襄垣掛麵湯是取襄垣民間手工製作的掛麵煮熟,撈入冷水中泡去鹹味,再用筷子挑入湯碗內,配入海帶絲、油炸豆腐絲、炒肉絲、蘿蔔絲,再澆入滾沸的清湯,撒上花椒面、胡辣粉、姜末、蔥花,滴入香油、香醋即可食用的一種麵條湯。
襄垣手工掛麵的製作創始於大德年間,在清康熙年間馳名三晉,有著悠久的歷史。
襄垣掛麵湯,在襄垣縣民間原本叫“銀絲吊金瓜”,就是掛麵湯裏又荷包了兩個雞蛋,因為後來從民間傳進了宮廷變成了禦膳,老百姓不願意沾金帶銀,怕吃犯上作亂的罪,所以才叫做掛麵湯。
相傳,明崇禎年間,一個姓劉的兵部尚書到民間視察民情,來到襄垣縣時突然病倒了,身上一陣冷一陣熱,隨從把他扶到一個小客店裏,店主很熱情,看了看他的病情,説:“不大緊,吃上我一碗銀絲吊金瓜,包你明天上路。”當店主給他做好端到他眼前時,原來是兩個荷包蛋加掛麵酸辣湯。他一古腦兒吃了兩碗,直吃得他是渾身出汗,身輕頭清。他回朝後,把自己病倒了住小客店,吃了什麼説了一遍。沒想到崇禎皇帝聽了後,也想嘗一嘗這種銀絲吊金瓜。於是,劉尚書教禦廚把從襄垣帶回來的掛麵做成銀絲吊金瓜。崇禎嘗了以後,當即下旨把此掛麵湯定為禦膳坊的一種湯食。從此後,銀絲吊金瓜只有在皇宮裏才能聽到這個名字,而民間只叫“襄垣掛麵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