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山西品牌行 正文

勇闖品牌山西建設之路 唱響山西轉型發展凱歌

發佈時間:2017-06-26 10:29:23 | 來源:人民網 | 編輯:郭婧 | 責編:石麗敏

  “品牌行”三年發展風雨歷程及展望

  編者語:2013年6月,按照山西省政府的部署,山西省商務廳開展了商務惠民促進消費系列活動—“山西品牌中華行”,旨在探索建立擴大消費長效機制、貫徹落實山西省擴消費穩增長的重要部署,目的是將山西品牌商品推向全國,讓全國認識山西品牌,了解山西品牌,品味山西品牌。活動舉辦兩年後,效果良好,反映強烈,對促進經濟轉型、調整産業結構、引導生産擴大消費、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提升山西影響力都産生了積極的作用。2015年,山西省政府決定繼續引深“山西品牌中華行”活動,同時開展“山西品牌絲路行”、“山西品牌網上行”活動。三年來,“品牌行”活動進一步展示了山西省轉型發展的新成果,提升了山西的新形象,受到了商務部領導的高度評價和兄弟省市的紛紛仿傚。“山西中華品牌行”已經成為山西的一張“名片”,在百度上可檢索出相關照片近兩千張、相關條目過億條。

  山西品牌建設在積極探索中綻放耀眼光芒

  2013年,擎著“山西品牌中華行”的大旗,山西省商務廳攜60多家企業和千余種名優産品,開啟了山西商業萬里長征。三年來,先後組織全省165家品牌企業在全國20個省會城市和港澳地區舉辦了24站活動,累計行程5.5萬公里,覆蓋全國71%的省會城市,現場銷售4012.9萬元,簽訂銷售合同25.35億元,參展企業新增連鎖加盟店530余家,百餘種名優特産品進入全國100余家大中型超市。“山西品牌中華行”是山西近年來規模最大、效果較好、社會評價較高的一次品牌推廣活動,推動了山西品牌走出娘子關,邁向全國大市場,“行”出了政府扶持企業運營品牌的新軌跡。

  2015年,為了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按照前山西省省長李小鵬的指示,開展“山西品牌絲路行”。山西品牌“手拉手”來到亞歐大陸的腹地,開啟絲路之行,開啟山西品牌第一次“抱團”走出國門的全新嘗試。2015“山西品牌絲路行”活動共舉辦五站,行程超過6萬公里,總成交5.76億元人民幣,其中現場銷售258萬元,簽訂貿易合同(意向採購)4.75億元,對外投資類合同及意向9798萬元。山西品牌以全新的形象展示,過硬的産品品質,贏得了“一帶一路”市場的青睞。

  2015年,根據山西省政府部署,省商務廳啟動“山西品牌網上行”活動。組織有關企業分批、分期在各類電商平臺對山西中華老字號、地標産品、新興品牌等産品開展專題、日常促銷活動。山西省財政拿出1000萬元資金,通過“企業發紅包、百姓領紅包、政府補紅包”的方式,吸引省內外消費者購買山西品牌産品。首期活動時間為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1月底,共3個月時間。截止11月19日,報名參加企業108家,124個山西品牌、地域産品參加,銷售額約為1678萬元,預計網上行首期活動可帶動銷售8000萬元。

  三年來,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山西省商務廳作為牽頭單位,主動借助國內外20多場大型展會,先後組織了30多場國內外“一對一”企業洽談會,召開了26場山西投資推介會,組織數萬名國內外專業客商與山西省企業進行交流,邀請百餘位國內外各行各業專家,探索山西品牌發展方向……

  三年來,“品牌行”活動在世界舞臺上掀起陣陣“山西熱潮”。搭乘“品牌行”這艘航母,山西的好品牌、好産品“借船出海”,滲透到千家萬戶,參展企業新增連鎖加盟店百餘家,上百種産品進入各地大型超市,還在北京、天津、廣州、五台山、上海建立了山西名優特産展示中心,更是一舉拿下國內外銷售合同約31億元。“品牌行”已成功開啟山西商業新長征,成為山西品牌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通過這些沉甸甸的數據,我們欣喜的看到,山西品牌行銷之路雖充滿艱辛,卻綻放出耀眼光芒。

  山西品牌建設在不斷行進中飛速成長

  三年風雨,幾經坎坷,在拼搏中成長,在成長中收穫。從“山西品牌中華行”到“山西品牌絲路行”、“山西品牌網上行”,一路披荊斬棘走來,通過思路創新、模式創新不斷推動山西擴大開放、全面發展,通過政府之變、企業之變、山西形象之變不斷深化和推動著山西品牌建設。

  政府之變:轉變職能充分展示新作為

  觀念決定方向,思路決定出路。品牌之躍,千年夢圓。從“山西品牌中華行”到“山西品牌絲路行”,再到“山西品牌網上行”,一個當初以促進擴大消費為單一目的活動,之所以可以拓展成擴大山西對外開放,強化區域經濟合作的重要舉措,關鍵因素是政府部門自覺把職能從注重管理向引導服務轉變的結果。通過搭建平臺、加強宣傳、整體策劃、提供信息服務、加強政策引導、構建行銷網絡,提升企業拓市場、塑品牌的能力;強化政府在品牌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導企業抱團發展,參與市場競爭,提高山西品牌的市場化、專業化、品牌化和國際化水準,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從三年的實踐來看,可以説政府接地氣、有人氣,以政府的公信力提升了品牌的美譽度。正在實現“3.0版”絲路上全新一躍。

  首先,政府在充分利用資源、搭建交流平台中體現了新作為。山西省商務廳充分利用全國各地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會中會”“展中展”,為企業搭建了品牌展示、交流、開放和合作平臺,彌補了企業品牌行銷渠道的不足。三年來,政府充分利用世博會等平臺優勢,通過交流和融合,進一步擴大了山西品牌的影響力,讓國內外了解山西、認知山西、品味山西、走進山西、發展山西。

  其次,政府在創新活動形式、豐富活動內容中體現新作為。山西省商務廳十分注重創新促發展,為了保證參展效果,不論走到哪個城市,商務廳都會結合當地市場情況、消費習慣等,強化市場調研,選擇適銷對路商品,不斷創新活動表現方式,真正做到站站有新意,站站有亮點,站站吸引人,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更好的舞臺。

  第三,政府在探索行銷路徑、引導開拓市場中體現新作為。三年來,“品牌行”不僅行天下,還銷天下。山西省商務廳積極舉辦對接洽談會,進行專題宣傳推介,引導企業與當地大型商貿流通企業、大型商場、連鎖超市、大型餐飲企業、教育系統採購配送部門對接,如前文所述,參展企業還簽下了一批批可觀的供貨合同。雙合成食品、廣譽遠國藥、平遙牛肉、水塔醋業、東湖醋業、呂梁野山坡、柳林碗托、榮欣堂太谷餅等一批品牌商品進入了大型零售企業的全球供應鏈。

  第四,政府在提升層次、拓展範圍上體現新作為。“山西品牌中華行”連續3年被列入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2015年更是將部門行為上升到政府行為,以省政府名義主辦,活動範圍擴展由“中華行”拓展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參展企業規模擴大到90多家,品類擴大到16大類、2200種商品。

  同時,為了將流動的風景變為常駐的品牌,山西省商務廳充分發揮全國山西商會和省外晉商市場的優勢,以“文化為靈魂、旅遊為載體、商業為支撐”,通過商旅文一體化,為山西品牌搭建展示形象的窗口、發展壯大的平臺、擴大傳播的渠道。通過展銷中心建設,既提高了省外晉商市場的組織化程度,也提高了供需雙方信息對稱程度,實現了山西産品銷售額較大幅度的提升。

  政府轉變職能,不僅體現在商務部門。三年“品牌行”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功,還得益於山西省委省政府各相關職能部門通力合作,攜手並進,為山西企業“走出去”、為山西品牌“走出去”提供了最堅實的支撐和保障。

  政府職能轉變的“力度”,讓企業感受到“溫度”、提升了“高度”,加深了“山西品牌”的厚度、“品牌山西”的深度,讓山西品牌迸發出無限能量……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