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東北亞語言文學與翻譯國際學術論壇在大同大學舉辦
6月9日上午,第六屆東北亞語言、文學與翻譯國際學術論壇開幕式在大同大學舉行。
大同大學學生參加分論壇
參加論壇的外國專家與大同大學師生在校園進行交流。
6月10日,由東北亞語言文學與翻譯國際學術論壇組委會主辦,大同大學外國語學院、文學院承辦,大同市委外宣辦、許淵衝翻譯與比較文化研究院、美國學者出版社(American Scholars Press, USA)協辦的第六屆東北亞語言文學與翻譯國際學術論壇在大同大學舉辦。
是日上午8點,論壇開幕式在大同大學新落成的教學實訓樓舉行。大同大學黨委書記常乃軍做簡短致辭。他説,本次論壇邀請到了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以“提出新觀點、貢獻新思路,報告新成果”為宗旨,圍繞外國語言、文學、翻譯研究與外語教學的理論與實踐進行學術交流,相信本次論壇一定能夠成為專家學者交流思想、分享觀點的平臺,對大同大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産生積極的推動作用。他希望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大同大學與國內外高校及科研機構的交流與溝通,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發展。
東北亞語言文學與翻譯國際學術論壇主席、許淵衝翻譯與比較文化研究院副院長董廣才教授簡要介紹了論壇相關情況。東北亞語言文學與翻譯國際學術論壇(The Northeast Asi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Translation, 簡稱“NAST”)是一個立足於東北亞、旨在促進本地區內和本地區與世界其他地區之間學術交流與合作的國際學術平臺,于2010年10月由尹承東教授、范岳教授共同倡導發起,經東北三省、河北、內蒙翻譯家學會共同響應成立。歷屆論壇參會人員十分踴躍,都邀請到國內外語言文學翻譯領域著名專家蒞臨大會做主旨發言,每屆論壇收到論文上百篇,論文集由美國學者出版社在美國出版並提交湯姆森-路透CPCI-SSH檢索收錄。論壇在東北、華北以及國內的其他領域影響越來越大,未來承辦地會不斷向全國各地延伸。迄今為止,東北亞語言文學與翻譯國際學術論壇已成功舉辦五屆,此次為第六屆,論壇主題為“外國語言、文學、翻譯研究與外語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目前已收到論文80余篇。
本次論壇邀請到愛沙尼亞共和國塔爾圖大學教授、博導皮特•特洛普(Peeter Torop),香港浸會大學教授、博導道格拉斯•羅賓遜(Douglas Robinson),中國譯協原副會長、中央編譯局原副局長、國家資深翻譯家尹承東,遼寧省翻譯學會名譽會長、國家資深翻譯家范岳,河北師範大學教授、博導李正栓,四川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導胡安江,首都師範大學副教授、碩導賈洪偉7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開幕式結束後,論壇正式開始,在大同大學圖書館學術報告廳,他們將分別以 “Status of Translation in Contemporary Transmedia World”, “The心 of the Foreign: Ancient Daoist and Confucian Influence on German Romantic Translational Hermeneutics”,“從《毛澤東選集》的翻譯談到中譯外”,“漫談詩歌翻譯的‘復活’”,“毛澤東詞英譯英譯原則探析”,“中國文學‘走出去’的外部生態、內部困擾與未來願景”,“中華文化典籍外譯的推進路徑研究與思考”為題做主旨發言。
論壇為期兩天,來自塔爾圖大學、杜肯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廈門大學、東北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河北師範大學、延安大學、大連外國語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瀋陽航空航天大學、湖北工程學院、青島科技大學、中國翻譯協會、大同大學、解放軍理工大學、瀋陽師範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內蒙古大學、鞍山師範學院、新鄉學院、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山西師範大學、山西農業大學、太原師範學院、運城學院等國內外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50余名專家學者將參加3個分論壇的討論和交流。(中國日報山西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