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環保 正文

晉源區將新添兩座綜合性公園

發佈時間:2017-07-11 13:21:18 | 來源:山西晚報 | 編輯:薛陽 | 責編:石麗敏

  繼體育公園、昌寧公園之後,晉源區又將新建兩座區域性公園。7月10日,記者從晉源區園林局了解到,晉源區即將開工建設西寨公園和龐家寨公園,兩座公園均為現代化的區域性綜合性公園。

  兩座公園風格不同:西寨公園修建將突出古典式風格,包括修建倣古式牌樓、戲臺翻修等;龐家寨公園將以栽植各種各樣的綠植為主,包括喬木、亞喬木、花灌木、綠籬、地被、草本花卉等。目前,兩座公園規劃方案已出爐,均已具備施工條件,下一步將入場施工,並預計在年內完工。

  西寨公園

  總面積4萬平米保留一座明朝廟宇

  西寨公園,位於晉源區西寨南街北側,規劃總面積近4萬平方米,是一座集休閒、文化、觀賞、健身於一體的現代化區域性綜合公園。

  根據規劃圖顯示,該項目總體空間佈局是採用一環、十六點、兩分區佈局方式建設:

  “一環”是指以4.1米寬的園路及周邊綠化為環,通過地形圍合,環內為北極宮和主要活動場所,環外主要營造安靜、雅致的園林景觀。

  “十六點”是整個公園主要分為北極宮、戲臺、牌樓、石雕、韜光亭、邀月臺、曠怡亭、活動廣場、花籃矮墻等16個節點,展現現代化城市的活力。

  “兩分區”則將公園分為人文文化區和城市活力區。人文文化區以北極宮為主要節點,亭、廊、花、樹為肌理,營造道教文化聖地。城市活力區以活動廣場與林蔭趣苑為主要節點,健康休閒為內容,提供豐富宜人的活動場所。

  記者採訪時了解到,即將新建的西寨公園最大的亮點,便是全園彰顯“倣古”風。在公園北部,原址保留了一座廟宇。該廟宇名為“北極宮”,也被當地人稱為“真武廟”,是供奉道教北方大神真武大帝的廟宇,始建於明朝初期。一直以來,這座廟宇既是弘揚道教的場所,也是晉源區較為有名的觀光勝地。不僅如此,在北極宮的正南方,還有一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所建的戲臺,也被一起保留了下來,並在公園建設期間對其進行修復。

  為了配合兩處保留建築的風格,此次規劃特別設計了一系列的倣古建築,如牌樓、長廊、北軒、南軒等,無論是設計風格,還是造型尺寸,都將以古式工程做法為標準建設。

  另外,為了達到“四季景觀豐富,相互適生共存”的良好生態景界,該公園的植物景觀將突出本土化,將以鄉土樹種為主,在園路兩側佈置修剪造型的灌木,點綴西府海棠、膠東衛矛等襯托公園其他小品造型。

  龐家寨公園

  總面積3萬平米綠化面積超9成

  與西寨公園同時建設的,還有龐家寨公園,位於晉源區小店橋橋西和濱河西路交匯處。公園規劃總面積3萬餘平方米。

  龐家寨公園建設,綠化面積是一大特點。規劃顯示,該公園呈帶狀式,其綠化面積佔到了總面積的90%以上,園內將選取4大類20余個品種的植物進行栽種,如白皮松、油松、欒樹、金枝槐等喬木;山楂、杏樹、西府海棠、黃櫨、紫葉矮櫻等亞喬木;丁香、天目瓊花、金葉女貞球、膠東衛矛球等花灌木;膠東衛矛籬、金葉榆籬、紅瑞木籬、金葉女貞籬等綠籬。除此之外,還會種植一些地被、草本花卉,比如八寶景天、大花香草、玉簪、草坪卷等。

  另外,在龐家寨公園的整體設計中,並沒有設置污水管線,而是通過微地形處理,形成一些洼地蓄水,再由溝渠引導集水,實現雨水的集中再利用,減少地表徑流,將集中收集的雨水作為綠化澆灑用水。

  據介紹,為了配合此次節水措施設計,公園首先將優化園林植物配置,此次所選擇的植物基本是以當地鄉土樹種為主,配合種植一些耐旱的節水型地被植物,採取退草還樹的方式,多種樹,少種草。同時,還將使用集水技術,從開源和節流兩方面入手,一方面實施雨水回收、中水利用等措施,另一方面減少水資源的消耗,如利用地膜覆蓋減少水分蒸發、利用土工布減少水分滲透等,還將在樹木根部盤繞穿孔輸水軟管等。(記者路麗虹)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