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文化+産業 為新疆發展注入“山西力量”
7月的天山山脈北麓,準噶爾盆地東南緣驕陽似火、熱浪滾滾,氣溫一路飆升至40℃。比天氣更熱的是當地群眾的觀劇熱情,由太原市晉劇藝術研究院演職人員傾情演繹的新編歷史晉劇《布衣于成龍》在當地連續上演一週,座無虛席。這是山西開展對口援疆工作以來,“定制式”文化援疆的主題活動之一。
從2010年,山西加入新一輪對口支援新疆工作行列,對口支援昌吉州阜康市、兵團第六師、兵團第十二師222團。7年來,山西省共選派援疆幹部人才421人,柔性引進人才1536人,計劃外幹部人才364人。一批又一批山西的優秀幹部人才,走進新疆,架起晉疆兩地交流溝通的橋梁,為當地民生發展注入“山西力量”。
“十二五”時期,山西省安排援疆資金11.64億元,實施援疆項目102個,連續實現計劃項目100%開工,援疆資金100%到位,建成項目100%投入運行。
“十三五”期間,山西省擬安排援助項目94項,援助資金約13.86億元。2016年、2017年,安排援助資金均為2.51億元,涉及教育醫療、改善群眾基本生活條件、基層組織政權和反恐維穩能力建設方面等八大類工程。
“組團式”智力援疆
今年,山西援疆指揮部在昌吉州三中成功創辦了“山西班”。“山西班”的5位老師均為山西援疆教師,他們來自山西各地重點中學,並且都是原校的骨幹教師。
這樣的“組團式”援疆,是山西智力援疆的一個特色。
在加強受援地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教學科研和雙語教育等方面工作的同時,山西省教育廳直屬21所和11市優質學校與受援地學校簽訂友好合作協議,建立教育援受聯盟,全面整合和統籌優勢教育力量,打破地域限制和隸屬關係,統一放到一個盤子中根據實際需求分配援助,先後有1321名教師赴受援地進行教學示範和交流。
除了教育領域,衛生領域也通過“組團式”援疆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山西省直10所三甲醫院和多個市級醫院同受援地醫院建立了緊密型醫聯體,選派數十名醫生在3所醫院擔任院長或科室主任,開設新科室15個(種),開展新醫療技術服務項目數十項,協助受援地打造了兩所三甲醫院,為數萬人次各族群眾減除了病痛。推進醫療援助向鄉村、團場等基層醫療設施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傾斜,積極組織力量參與全民體檢工作,實現了鄉鎮團場衛生院、村連隊衛生室援助全覆蓋。
“定制式”文化援疆
在文化援疆方面,山西首創“定制式”文化援疆。落實精品劇進疆,把援和需對接起來,精心培植晉疆兩地共有的精神家園,為晉疆兩地交往交流注入了新的文化滋養。
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揮部聯合山西省文化廳安排文藝精品劇目《解放》《粉墨春秋》《一把酸棗》等在新疆各地巡演了近百場次,數萬名觀眾感受到了三晉文化的魅力。
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揮部協助昌吉州藝術劇院與山西省藝術職業學院聯辦舞蹈班,共招收44名新疆籍學生,山西省戲劇職業學院為昌吉州開辦首個新疆戲曲班,為即將失傳的新疆“摺子戲”的搶救與傳承培養接班人才。
山西省旅發委與昌吉州進行對接,簽訂了旅遊援昌戰略合作協議,深化天山天池與五台山等5家5A級景區交流合作。投資800萬元新建一處旅遊人才就業服務實訓基地。在太原召開兩地旅遊推介會,成功啟動“萬人遊新疆活動”。開通“晉疆情·晉昌行”旅遊專列11列,今年預計將開通旅遊專列8列。
不遺餘力推進産業援疆
從阜康晉商工業園區,到準東開發區陽煤集團國泰新華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到處都能感受到山西産業援疆的堅實步伐。
2016年,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揮部召開了“山西在疆企業家産業援疆論壇”,搭建起晉疆兩地互利共贏的産業發展平臺。僅2017年就有38家企業進疆接洽商談,18個項目簽訂投資意向書,總投資近212億元,涉及煤電煤化工、文化旅遊、農副産品加工、生物化工和現代服務等行業。
此外,山西省抓住綜改試驗區建設和新疆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有利戰略機遇期,積極為兩地融合發展打造平臺。在太原市、阜康市、六師五家渠市等地多次召開招商引資推介會。據統計,目前共有88家晉籍企業落戶受援地,總投資額達280億元。
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後山西省將繼續按照長期援疆、科學援疆、真情援疆的要求,精準用好每一筆援疆資金,精準選派每一名援疆幹部,精準開展每一項援疆工作,保質保量完成好援疆任務。(山西晚報 記者劉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