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玩轉三晉 正文

運用數字復原天龍山石窟佛像有望“身首合一”

發佈時間:2017-07-21 17:32:52 | 來源:黃河新聞網 | 編輯:郭婧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運用數字復原技術 天龍山石窟佛像有望“身首合一”

  黃河新聞網訊(記者侯津剛)水墨長卷流動,天龍山地理地貌躍然眼前,高清畫面緩緩轉動,佛像細節纖毫畢現……“太漂亮了,天龍山佛像復原後讓人震撼!”

  天龍山石窟藝術遺産保護與傳承專題研討會上,東南大學藝術學院“中國藝術遺産保護與傳承暑期工作坊”考察團成員們在觀看“飛龍在天——天龍山石窟數字復原國際合作巡展項目”的介紹後,紛紛表達了對數字復原後的天龍山石窟佛像的讚嘆。

  “飛龍在天——天龍山石窟數字復原國際合作巡展項目”,是通過近距離、放大比例的展示,將天龍山石窟中被盜鑿的雕像,以數碼成像的方式重新放回洞窟和中國中古時期的大背景中,再現天龍山石窟藝術的精美絕倫。

  該項目可整體提升天龍山石窟的研究、展示水準,真正讓石窟文物“活”起來。該項目目前已列入山西省文物局重點支持的文物保護利用項目,並上報國家文物局“互聯網+中華文明示範項目”,得到了太原市政府、市文物局等部門的大力支持。

  目前,天龍山石窟數字復原國際合作巡展項目正在製作當中。太原市天龍山文物保管所與太原理工大學藝術學院已合作完成了主要石窟的三維掃描和數字建模。芝加哥大學東亞藝術中心收集了來自天龍山的130余件流失石刻的確切信息,佔流失文物總數的80%以上,並完成了其中107件的三維掃描、高清拍攝、數字建模等信息採集處理。乙太原理工大學藝術學院為主完成天龍山第二窟(東魏)的數字復原。

  作為國內外首個此種類型的展覽,天龍山石窟數字復原國際合作巡展項目對於由於歷史原因造成破壞的珍貴文物的研究、展示具有開創性的示範作用。據悉,製作完成後,天龍山石窟數字復原項目將進行國內外巡展。

  在天龍山石窟藝術遺産保護與傳承專題研討會上,參加研討的專家們表示,作為一個充分將現代多媒體技術與石窟文物保護研究成果高度融合的高水準的國際合作展覽項目,將會為觀眾提供新穎、絢麗、震撼、參與互動和沉浸式的體驗,讓觀眾在寓教于樂中獲取豐富的知識信息。天龍山石窟數字復原國際合作項目從一個文化的原點出發,通過對其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充分展示,可提升太原市、山西省文化産品的品質和創新力,擴大太原市、山西省乃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力。

  研討會上,太原市天龍山文物保管所于灝所長表示,對天龍山石窟進行數字復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將有力促進天龍山文物旅遊事業發展和景區建設,帶動當地文化和旅遊經濟的發展。

  于灝所長表示,天龍山文物保管所還計劃在三年內,在典藏、學術、展示、文創等方面,陸續建設天龍山石窟資料中心,開展天龍山藝術博物館學術活動,創辦學術性刊物,建設天龍山石窟藝術數字演繹中心,開辦藝術創作營。

  新聞連結:

  天龍山是集林、泉、寺、洞為一體的歷史文化名山,在東魏、北齊、隋、唐、北漢時期,這裡是太原西山地區佛教文化最為繁盛的區域,形成了以天龍山石窟為核心的70余處歷史文化遺存。由於歷史原因,大量文物流失到國外,主要集中在美國哈佛大學美術館、納爾遜---艾金斯美術館、大都會美術館、日本根津美術館、大板市立美術館、意大利國家東方美術館、大英博物館、德國科隆東亞藝術博物館等30個博物館、美術館相關機構當中。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