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小學生山西新絳學習千年“絳州鼓樂”
新華社太原7月23日電(記者王飛航)“我最喜歡《秦王點兵》,他們的鼓樂表演太精彩了,我想多向他們學習,因為他們有很多‘招式’我都還沒有學過。”來自香港的小學生李殷僑説。
18日至22日,由文化部港澳臺辦公室特別支持、中國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交流協會(香港)主辦的內地與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項目——“山西絳州鼓樂夏令營”在山西省新絳縣舉辦,來自香港的41名中小學生,通過參加鼓樂學習、民間鼓樂實地參觀考察等多種形式,體驗中國傳統鼓樂藝術的魅力。
由於參加此次鼓樂夏令營的學生年齡介於8歲至18歲之間,絳州鼓樂團的老師們根據年齡與鼓樂基礎的不同,為他們開設了不同階段的課程。在授課過程中,老師們還為大家講述絳州鼓樂的發展歷史,增強大家的文化認同感。
“我已經打了三十幾年的鼓,這次很榮幸把我的學生和一些朋友帶到新絳尋找我們鼓的‘根’,我們要把學到的東西帶回香港,帶到亞洲不同的地方,把鼓的文化發揚光大。”香港鼓藝團團長錢國偉説。
“我第一次聽到絳州鼓樂的時候,就被震撼了。”中國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交流協會(香港)副會長余昭科説,“現在我們協會與絳州鼓樂團每年都會通過切磋、表演、授課等形式相互學習了解鼓樂藝術,提高鼓樂技能,拉近文化認同。”
據了解,“絳州鼓樂”作為山西省新絳縣一種土生土長的民間藝術形式,有著上千年曆史。2006年,“絳州鼓樂”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相關新聞